怎樣治療與預防嬰兒玫瑰疹

幼兒玫瑰疹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 也稱幼兒急疹, 嬰幼兒6個月-2歲的時候是高發期。 而6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少得病, 因為嬰兒可以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 如果嬰兒感染一次後就會有持久免疫力, 以後不會再得第2次。 那麼對於嬰幼兒來講怎樣去預防玫瑰疹呢?得了玫瑰疹之後要怎麼治療呢?

首先家長要瞭解玫瑰疹的特點, 玫瑰疹的特點是是急性起病, 嬰兒會突然高熱達39~40℃, 3-4天持續體溫突然下降, 在體溫下降的同時或銷後答身迅速出現玫瑰色斑丘疹, 周圍繞以紅暈, 類似風疹、麻疹或猩紅熱。

Advertisiment

嬰兒患玫瑰疹之後會由頸部及軀幹開始, 迅速波及四肢。 玫瑰疹大多為散在性, 少數相互融合。 1-2天后全部消退, 不留色素沉著。 頸部、枕後表淋巴結可輕度腫大, 並無壓痛, 不如風疹明顯, 病人雖有高熱, 但是全身症狀輕, 精神較好, 僅有輕度咽紅, 有時伴有咳嗽。

玫瑰疹先發於軀幹, 之後會擴散到面部及四肢, 四肢末端及掌蹠多無症狀, 粘膜無明顯皮疹。 幼兒急疹周圍血象的特點是周圍血白細胞總數降低, 分類以淋巴細胞占多數。 幼兒急疹出疹是很難判斷的, 即便是出疹前有經驗的醫生也難以確診, 如果出現體溫驟退, 有典型皮疹才可診斷。 此時可能已為"馬後炮", 因為家長已經為嬰兒數天的持續高熱急的不知所措。

Advertisiment
嬰兒患病後家長一定要對症處理:在患病期間嬰兒應臥床休息、抗病毒及退熱、補充適量水分、營養等對症治療,部分患兒繼發細菌感染選用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抗生素。

總之, 不管嬰兒的玫瑰疹嚴重與否, 家長都要格外的注意, 不可放之不理, 或是大意。 沒有患病嬰兒的家長要做好預防, 預防的關鍵在於, 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患幼兒急疹的孩子接觸。 同時, 應提倡和鼓勵孩子增加運動,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起到預防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