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說謊

1 家長要保持冷靜

當知道自己孩子撒謊了, 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 不要張口就罵, 舉手就打, 打人罵人是最簡單不過的了, 因為它可以不經過任何思考。 面對孩子的撒謊, 而許多時候他們還不承認, 家長是比較容易動怒的, 因而, 在面對孩子撒謊時, 家長穩定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如果家長才去簡單粗暴的方式, 孩子會因為懼怕而用更多的謊言去掩蓋前面的謊言。

2 家長要學會傾聽

不管是什麼原因的撒謊, 家長在冷靜的前提下, 讓孩子有申訴、辯解的權利, 聽完孩子的話再表態, 然後針對孩子的謊話,

Advertisiment
再用事實把孩子的謊話揭穿, 切忌不要輕易用“你又撒謊”, 或者“我更本不相信你的話”之類的語言, 要知道人一旦失去別人的信任, 會產生逆反心理, 那撒謊的缺點可能會真正成為今後犯罪行為的溫床。

3 分析孩子撒謊的原因

家長一定要分析孩子撒謊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撒謊都是因為害怕受到處罰或者是害怕挨打挨駡。 如果是因為懼怕而撒謊, 家長也要好好分析下, 這引起懼怕的原因是不是和家長不實際的要求有關係, 比如, 給孩子訂一個難以達到的高分標準, 也不管孩子的自身基礎如何。 如果是這樣的話, 孩子的撒謊就和家長有一半的關係, 作為家長是不是也該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是不是對孩子單純的管理太嚴了?是不是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過於武斷了,

Advertisiment
片面的要求孩子必須達到自己制定的標準?讓孩子在家長的威懾下產生懼怕心理, 不得用撒謊的方式來暫時逃避懲罰。

4 面對孩子撒謊怎樣處理

孩子撒謊自然不是優點, 更不會讓人高興, 但基於孩子的年幼和單純, 也不是說就那麼可怕, 因為他們還不屬於品德和意識問題, 只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對而導致的處理方法不當, 面對撒謊的孩子, 不管事情大與小, 家長都要嚴肅、認真的處理, 要讓孩子說清楚自己的做法、想法及現在的認識, 然後家長再說出這種錯誤的嚴重性和後果, 同時也要表現出對孩子的理解, 體會他做錯了事怕父母生氣的心情, 認識自己錯誤難過以及對真理的敬畏,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撒謊帶來的後果較為嚴重, 那麼家長也可給孩子一定的處罰, 讓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免以後再犯, 但是切忌簡單的打罵, 可讓孩子自己選擇一種處罰方式, 比如扣除零花錢、寫檢查等等方式讓孩子引以為戒。

5 孩子說謊的表現

1、“否認式”說謊

孩子做錯了事, 為了逃避懲罰, 常常會說謊。 例如, 孩子不小心失手打破了花瓶, 不敢承認, 而撒謊說是貓碰倒的, 為的是逃避大人的責駡。 說謊雖然不好,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表示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正常的, 已經知道了事物的因果關係, 而且也是出於本能的保護自己。

2、“隱瞞式”說謊

孩子對已經發生的事, 自己感到不滿意, 或害怕長輩責怪, 往往採取“隱瞞式”說謊。

Advertisiment
如案例二的小雪由於單元測驗成績不理想就想隱瞞考試這一情節, 想蒙混過關。

3、“吹牛型”說謊

這種說謊往往表現為:孩子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 他們會有意編造一個故事, 有時甚至會達到離譜的地步。 例如, 讀小學一年級的華華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時, 手舞足蹈地告訴小朋友:“我爸爸理氣可大了, 一隻手就能把小汽車舉起來。 ”另一個小孩聽了, 不服氣說:“那有什麼稀奇, 我爸爸一隻手就能把大汽車舉起來。 ”雖然, 兩個小朋友說的都不是實話, 但是你聽後覺得小孩在玩家家而已, 絕不會想去戳破他們吹的大氣球。 小孩的這種說謊, 有時也是一種天真頑皮式的吹牛, 只是想得到別人的注意和羡慕罷了。

4、“編造式”說謊

Advertisiment

“編造式”謊言是指小孩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 達到某種目的而編造的謊言。 例如:幼兒為了逃避上幼稚園, 就說自己肚子疼來騙家長;為了想得到一點零用錢, 就騙家長說, 明天學校要我們獻愛心, 每人至少要捐5元錢等;如案例三中的小明為了想逃避期末考試而說自己身體不適頭痛。 像小明這種情況有時軀體症狀不明顯, 但有時軀體症狀卻很明顯, 在旁人看來確有其事, 但最後通過醫生檢查卻查不出什麼病, 我們通常稱為“心因性”軀體症狀。

6 如何讓孩子不說謊

1、以身作則, 言行一致

愛說謊的孩子大多與家長[平時說話不算數, 對孩子的承諾不能兌現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 要想孩子誠實守信不說謊, 父母就要以身作則, 言行一致。注意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孩子做個榜樣,做個表率。

2、尊重孩子,尊重規律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當問題發生以後,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要把自己的主觀判斷強加給孩子,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在長的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不足。

3、啟發引導,小事做起

“不已善小而不為,不已惡小而為之”。引導孩子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孩子參與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言行一致。注意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孩子做個榜樣,做個表率。

2、尊重孩子,尊重規律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當問題發生以後,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要把自己的主觀判斷強加給孩子,要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在長的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不足。

3、啟發引導,小事做起

“不已善小而不為,不已惡小而為之”。引導孩子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孩子參與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