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怎樣培養有教養的寶寶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孩子, 將來等孩子長大了, 他也會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但是優雅的社交風度不會天生, 需要從小培養, 父母必須通過不懈地堅持, 把良好的社交行為舉止慢慢灌輸給孩子。 以下一些家庭的培養經驗對父母來說值得借鑒。
1、詹-伍德亞德:家人一起努力
每週, 我們都會努力教育5歲的兒子行為舉止要得體, 而且我們讓孩子的爺爺奶奶還有照顧孩子的人也知道我們對孩子進行的教育。 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的時候, 我就說, “請記住讓孩子說‘請’和‘謝謝’。
Advertisiment
”我把兒子從托兒所接走的時候, 我會問, “吃午飯的時候, 孩子有沒有在飯桌旁坐好呀?”不間斷的練習能夠幫助孩子進步。
2、卡拉-寇布林:貼照片
孩子們還不能寫字, 但是, 我還是找到了一種簡單的寫感謝便簽的方法。 我把孩子們多餘的照片放在一個盒子裡。 他們選出自己喜歡的照片, 然後再把照片粘到折好的美術紙上。 我在紙裡面簡單寫上“謝謝”, 然後讓孩子們簽上名字。 這種表達感謝的便簽非常受親戚和朋友們的歡迎。
3、朗-塔費爾:養個懂事的寶寶
父母首先要懂得向別人表達感激。 兒童天生喜歡模仿大人, 所以, 如果小傢伙常常看到你向別人表達感激, 他們也就會常常那麼去做。
向孩子說清楚你都為他做了些什麼。
Advertisiment
你花了好幾個星期為孩子的生日宴會作準備, 希望孩子能對你說上一聲“謝謝”, 那麼你要向孩子說說你到底都為他做了些什麼, 瞭解了事實的小傢伙的反應非常不一樣。
做讓孩子高興的小事。 給孩子買了很貴的像棒球手套這樣的東西, 當然, 你會希望孩子對此表示感謝。 但是, 不要忘記, 你更應該在自己給小傢伙倒了杯果汁, 或者幫孩子做功課的時候教孩子學會表示感謝。
以爸爸媽媽為中心。 教孩子在父母的特別日子(生日, 結婚紀念日, 母親節)裡有所表示, 讓小傢伙理解人和人之間是相互作用的。
4、派基-金:祖母百寶箱
孩子們向家裡附近的大人打招呼很是問題。 我老是提醒他們, 但收效甚微, 孩子們非常害羞,
Advertisiment
總是忘了稱呼大人。 後來我開始和小傢伙們進行稱呼大人的遊戲。 孩子向大人問一聲好, 我就給他在儲蓄罐裡放上一角硬幣。 到了月底, 孩子們就可以用這樣攢的錢買東西了。 雖說是賄賂小傢伙的老把戲, 但問題真正就解決了。
5、瑪薩-泰斯黛爾:做遊戲
我的兩個孩子, 一個3歲, 一個5歲。 我發現了一種讓孩子們練習簡單行為舉止的好方法。 我會向孩子們描述一種情況, 然後發問, “你該怎麼說呢?”例如, 你在人群擁擠的街上走, 然後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 你該怎麼說呢?……這是種有趣又能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6、勞瑞納-葛萊農:便簽非常值得
無論什麼時候孩子們在生日或節日收到了禮物, 我都會要他們寫表達感謝的便簽。 寫張便簽花不了什麼時間,
Advertisiment
但是這樣做卻給孩子們上了表達謝意的一課。 我相信寫表達感謝的便簽真的能讓孩子們感激別人的幫助, 感謝送他們禮物的人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孩子們長大一些後, 以這種方式向別人表示感謝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了。
7、派特西亞-愛爾頓:說鼓勵的話
鼓勵孩子更有用。 如果女兒說, “我渴了, 我能喝杯水嗎?”我就說, “你講話這麼有禮貌, 我當然很高興給你拿杯水了。 ”兒童受到誇獎能更好地成長, 而且孩子會願意去做受到表揚的事。
8、卡潤-普埃特:跟榜樣學習
如果我看到有孩子有禮貌地對大人說話或者對別人說“謝謝”, 我會告訴兒子我對這樣的孩子印象非常好。 相反, 我看到有孩子表現得粗魯無禮,
Advertisiment
我一定會向兩個兒子指出來, 我告訴他們我不喜歡這樣的行為舉止。
9、呂貝卡-沃科:溫和地提醒
為了提醒4歲的兒子對別人說“謝謝”, 我和孩子一起想出了一個方法。 兒子忘了說“再見”的時候, 我就輕輕拍拍他的肩膀。 這樣比總是對他說讓他感謝別人要少很多尷尬, 而且這樣做非常有效。
10、潘尼-弗萊德曼:練習禮貌的行為舉止
為了教會兩個年幼的孩子不要在我和其他大人談話的時候打斷我們, 我告訴他們, 如果他們想告訴我什麼的話, 就站到我旁邊握著我的手。 通過身體接觸, 孩子默默地就得到了我的注意, 這樣的方法很簡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