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習慣
品德教育有一個最大的特點, 那就是靠家長的自身影響。 不妨先說個例子。 有一個初中生偷偷地學抽煙, 他的父親當然大發其火。 但當他指著孩子批評的時候, 他兒子卻指著他正叼在手裡的香煙說:“你為什麼還抽呢?媽媽不是一直不讓你抽嗎?”這位父親欲言又止, 他冷靜地思考起來。 後來有一天, 他把兒子叫到身邊, 告訴兒子說:爸爸抽了十多年的煙, 現在一時戒不了, 但我決心戒, 從今天起, 我每天比過去少抽一半, 一個月後, 我不在抽煙了。 一個月後, 他果然把煙戒掉了。

Advertisiment
他的兒子很感動, 他從父親的身上感受到一種力量棗一種克服自我的力量, 而這種力量變成了他指導生活學習的一個準則。 從這個小故事裡, 我們不是可以受到啟發嗎?孩子最善於模仿, 初中生尤其喜歡學大人樣。 父母滿口污言穢語, 孩子就會跟著學;父母用棍棒迫使孩子就範, 孩子也就會用打罵回敬弟妹或同學, 硬把他的意見強加於人。 因此, 父母要孩子做到的, 自己應該首先做到。 試想一個做父親的自己成天嗜酒如命, 吸煙成癖, 卻對孩子說:“你年紀還小, 不要學爸爸的樣, 等你長大了, 自己掙錢了, 那時儘管去喝酒吸煙好了, 爸爸絕對不管。 ”這樣去教育孩子, 非但無效, 反而會適得其反, 助長孩子去偷父親的酒喝,
Advertisiment
偷父親的煙抽。
品德教育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都是從“一”開始的。 如果孩子的第一次錯誤行為得到默許, 甚至受到贊助, 那麼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這種不良的行為重複多次, 就會形成惡習。 在“一”字關前, 做父母的不能心軟、姑息遷就, 要堅持原則。 要不怕繁瑣, 持之以恆, 嚴格要求, 克服惰性。 在孩子的生活中, 一般多是一些細微瑣事, 但卻小中寓大, 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因此, 不能怕麻煩, 不耐心, 或者強調工作忙而不予理睬, 或今天管明天不管, 一曝十寒, 給孩子重複不良行為的機會, 那就要形成許多壞習慣。 而壞習慣一經形成, 想要克服掉, 則要花出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力氣。 現在多操心, 將來卻可省心, 這裡的辯證法, 是不難理解的。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