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睡眠?

孩子睡在大人旁邊, 大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 而孩子大腦的發育需要很多氧, 如果周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較高, 腦供氧不足, 易導致睡眠不穩、做惡夢和半夜驚醒。 孩子長期在這種缺氧的環境中睡眠, 也會影響腦的新陳代謝, 甚至影響發育。

兒童和成人同睡一張床, 還易患疾病。 成人活動範圍大, 攜帶的病菌也很多, 但成人抵抗力強, 感染上細菌和病毒後, 並不一定就會生病。 如果成人和孩子同睡, 則容易把病菌傳染給小孩, 而小孩的抵抗力弱, 就容易患病。

兒童獨自睡覺, 有利於去除他對父母的依賴感。

Advertisiment
小孩睡的床可以放父母臥室內, 如果有空間, 最好是放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裡。 如果家裡空間不夠大, 可以採用能靈活搬動的小床, 白天搬開, 晚上再搬回來。

怎樣才能與孩子分床睡覺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一個問題。 兒保專家表示, 父母和孩子分床睡, 是一次“斷奶”的過程, 甚至要比斷奶還難, 因為這次斷奶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斷奶”。 儘管過程艱難且令人揪心, 但父母們還是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睡眠的習慣。

在孩子幼兒時期, 一些父母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照顧孩子而和孩子同床而眠。 可是, 當孩子漸漸長大以後, 父母們發現想與孩子分床睡覺已經成了一件讓人苦惱的事情:孩子不願意離開父母的房間,

Advertisiment
父母也不放心讓孩子獨自睡覺。

讓孩子獨立睡眠有很多好處, 既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又有益孩子身體健康, 培養孩子健康的性取向, 同時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機會。 讓孩子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 家長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佈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環境。 父母可以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想像力, 和孩子一起佈置他的小房間或者小床鋪, 父母要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願望。 這樣, 孩子會感到他長大了, 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自己可以說了算了。 這首先是從心理上滿足了孩子獨立的需要, 同時又為孩子創造了單獨睡眠的環境。

讓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睡眠。 父母與孩子分床睡時, 要給孩子創造好心情, 尤其在晚上入睡前,

Advertisiment
可以給孩子講講笑話或故事, 讓他心情放鬆。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聽聽輕柔舒緩的音樂, 但不要講鬼怪故事或者聽節奏過快的音樂。

給孩子找個替代物。 這時如果孩子需要, 可以給他找一個替代物。 例如, 讓他抱著媽媽的枕頭睡覺, 或者抱著自己喜歡的娃娃睡覺等。 時間長了, 孩子適應了一個人獨睡時, 父母可撤掉替代物, 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打開房門, 保持空間交流。 孩子開始獨睡時, 打開他房間的門, 父母也打開自己房間的門, 讓兩個小空間連接起來。 這樣, 孩子會感到還是和父母在一個房間裡睡覺, 只不過不是在一張床上。

難題處理

孩子分房之後尿床怎麼辦?

a:當孩子出現尿床或者其他負面行為時, 不要立刻假設是分房(床)造成的。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是孩子在幼稚園受到批評或其他事情, 要具體分析。 如果真是因為分房, 那麼要和孩子交流, 看是不是房間的佈置有問題, 比如晚上有怪影讓孩子害怕, 把不好的佈置去掉就好了。

孩子怕黑, 可以用夜燈嗎?

a:夜燈只宜作過渡的輔助措施, 不宜長期使用。 因為夜燈會影響深度睡眠, 影響到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 就會不長個兒。

孩子蹬被子怎麼辦?

a: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 擔心孩子冷可以給孩子穿合適的睡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