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判斷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

一個剛出生的新生兒, 不會表達, 怎樣可以判定其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呢?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科學、客觀的技術方法, 即應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 由專業人士通過對新生兒聽力測試結果的客觀判定, 來及早確定其是否有聽力問題, 通過此項技術, 可以在孩子3個月內明確診斷聽損傷, 並能及早干預、及早康復。
若無此條件也可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 通過家長的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 當然後一種方法不如客觀儀器測試科學準確, 家長需要更多孩子語言發育的知識去判斷,
Advertisiment
且容易發現延遲, 影響及時的康復治療。

對於家長來說, 一個剛出生的新生兒, 他什麼時候可以聽到聲音並作出反應呢?從許多科學實驗中發現, 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有聽聲音的能力, 因此, 一個新生兒已經有了聽母親聲音的經驗, 在他出生後就可以分辨出自己母親的言語聲。

怎樣判斷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

那麼多大的聲音孩子才能察覺到, 我們怎樣才知道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呢?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不同強度的聲音會作出各種反應。
正常聽力的新生兒到四個月的嬰兒, 在吵鬧的環境中入睡後, 會被較大的聲音(90dBSPL)吵醒, 比如, 大型運貨車從孩子周圍駛過的聲音、電鋸的聲音等。
Advertisiment
在安靜的環境中, 稍大的談話聲(50dB~70dBSPL)可以喚醒嬰兒。 對於突然出現的強聲, 如較大的鞭炮聲, 嬰兒會發出驚跳反射的動作, 即身體四肢的瞬間抖動。
嬰兒到3~4個月時, 對言語聲非常感興趣。 當他聽到周圍的談話聲(50dB~60dBSPL)即使說話人在他視野以外, 已開始把眼球或頭轉向聲源方向, 但還不會對聲音定位。
5~6個月的嬰兒由於言語聲的刺激, 開始進入牙牙學語的初期, 可以反復無意識地重複言語聲如“ pa.pa.pa。 ”“ma.ma.ma。 ”對各種聲音都感興趣, 會轉頭主動尋找聲源。
7~9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很好地控制頭頸部活動。 在安靜的環境中, 當有人呼喚他時, 會把頭轉向說話的人, 也會直接去探尋發出聲音的物體。 但當聲音來自他的上方或下方時, 還不能直接把頭轉向上方或下方。
Advertisiment
孩子已會跟隨聲音發出咯咯笑聲或咕咕聲。
9~13個月的嬰兒開始對自己的名字和其他感興趣的聲音作出反應, 並開始有意識地模仿言語聲, 學習簡單的言語, 如“媽媽”。
1~2歲的幼兒聽覺能力已經基本接近成人水準, 言語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也進一步發展, 能夠完成向他發出的各種簡單指令。 已經學會十幾個詞的發音, 一兩個簡單的句子。 這都說明幼兒能準確地聽到言語聲, 並聽懂語言。
如果家長經過反復細心的觀察, 仍不能肯定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 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
(兼職編輯:許純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