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醒醒吧,有多少父母還沉浸在“臉譜式”的錯誤教育方法中!

“你再不聽話, 媽媽就告訴你爸爸了!”然後爸爸來了, 吹鬍子瞪眼睛, 孩子嚇得哇哇哭。 媽媽趕緊哄“寶寶別哭, 孩子不是知道錯了麼!”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巧媽這一代人成長的多數家庭裡。 爸爸是威嚴的, 媽媽是慈愛的, 孩子犯了錯, 通常是爸爸扮黑臉, 凶巴巴的, 媽媽扮白臉, 護著孩子的, 最後常常演變成爸爸媽媽兩個人的戰爭。

到了孩子再長大一些, 爸爸就獨自傷感, 為什麼孩子跟他不親, 什麼事情都不告訴他, 甚至連話都不願多說兩句!

其實, 父母這種臉譜式的教育傷害的佈置是親子關係, 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心裡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1、影響孩子與父母一方的親子關係

很明顯, 孩子會傾向于對自己溫柔的那一方, 時間一長, 對自己嚴厲要求的這一方就可能與孩子的親近度降低, 一旦這種情況發生, 要修復是非常困難的。

在孩子的主觀意識還沒有形成的階段, 如果孩子一直認為一方是對的, 那麼, 他們就會始終接受一方的觀念, 看問題和解決問題等, 都容易偏激。

2、會影響孩子是非觀的判斷

在孩子的是非觀念尚未形成的時候, 他們的很多判斷都是來自于父母, 而家長們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立場觀點都不相同, 互相爭執的情況, 時間一長, 傳遞給孩子的也是無所適從, 不知該如何判斷, 就容易導致孩子是非觀念的錯誤形成,

Advertisiment
甚至不明辨是非, 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影響。

3、容易令孩子投機取巧

倘若在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 家長們一方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批評, 而另一方又在一旁不停地安慰, 這很容易令孩子投機取巧, 會讓孩子覺得, 無論自己做錯了什麼, 似乎最終都是可以被原諒的, 這並不能真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情的嚴重性, 反而會逐漸讓孩子學會耍小聰明、不懂得反省。

4、容易讓孩子學會左右逢源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一方給予嚴厲的批評、一方又在積極地肯定, 雙方的意見不同, 這很容易令孩子學會左右逢源的處事作風, 家長們別自以為配合得很默契、演得很好, 但其實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教育的目的,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早早就學著左右逢源, 這與父母最初的教育起點大相徑庭了。

爸爸跟媽媽不可避免地總會出現持相反意見的時候, 即便如此, 孩子在現場的時候, 爸爸跟媽媽也應在和氣、平穩的氣氛下達成共識, 可以先以其中一人的意見為主, 讓孩子有一個可遵守的行為準則, 然後趁著孩子不在場的時候好好溝通。

其實, 爸爸媽媽本來就是性格不同, 特質不同的兩個人, 父親能夠給與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媽媽則代表了愛和溫暖。

我們無需刻意扮演什麼角色, 紅臉白臉, 打棒子的, 喂甜棗的那都是戲臺子上的角色。

而在生活中, 孩子們需要的是真實的爸爸和媽媽, 需要他們相親相愛, 需要平等信任, 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判斷是非對錯的尺規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