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快樂婆媳相處有新招

“自古以來都是當媳婦的要忍, 可現在, 我這當婆婆的卻忍無可忍了!”來自上海、住在亞特蘭大的婆婆賢珍說:“媳婦雖有博士學位, 在家里卻既不會帶孩子、也不會燒菜, 更別說勤儉持家了。 ”

對著家庭輔導師, 賢珍越說越來氣:“我在家給他們帶孩子, 趁孩子睡覺的空檔準備飯菜, 一天忙下來, 腰都要累斷了, 好不容易晚飯后喘口氣, 想與兒子聊幾句家常話, 媳婦就在一邊拉長了臉, 明擺著是嫌我霸占了她的丈夫。 ”

輔導師張張嘴想說話, 還沒吐出一個字呢!賢珍又說開了:“我也不是那種舊式婆婆, 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

Advertisiment
我們那年代, 一樣要上班, 要做家務, 三、四個孩子都要自己帶大, 晚上還常有政治學習。 現在的年輕人, 真被嬌寵壞了。

這還不說, 常常我做好飯, 抱著孫子等他們回家, 他們卻一個電話打來, 說是臨時有事, 不回來吃晚飯了。 你看這像不像話?在他們眼里我連個保姆都不如!”

在底特律地區執業的家庭輔導師顧韞女士說, 上述情況在她輔導的案例中并不少見。 雖然, 在不少與兒子同住的婆婆心目中, 媳婦以女主人自居, 而她們彷佛淪為聽命干活的老媽子。

針對婆婆們的不平之鳴, 顧韞女士和多位家庭輔導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希望有福氣已作婆婆的朋友, 能身體力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Advertisiment

▲想得開, 要學習放手。 孩子已長大成人了, 可以自己做決定了, 作長輩的就要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角色由”家長”轉為”顧問”。 婆媳近距離長期相處, 難免會有磨擦, 若是一些家務小事, 能忍則忍, 不要太計較, 要多往好處想, 多看年輕人可愛的地方, 體諒他們的壓力。

若實在覺得心里難過, 也要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少插手孩子們的事情, 對他們的決定少給”不請自來的忠告”。 不要老用”想當年”來與現在的年輕人比較, 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媳婦的閑話。

▲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 既然兒子選擇了媳婦, 婆媳關系就從此注定了, 只要兒子喜歡, 作婆婆的就要努力接受這個事實。 有什么能比兒子媳婦恩恩愛愛更能使家庭穩定和睦?若真是兒子媳婦因著公婆的緣故分離,

Advertisiment
不僅老人家不能安享晚年, 更影響到孫輩的健康成長。

▲將心比心。 要了解母子之愛和夫妻之愛的呈現方式大不相同, 因此不要把自己愛兒子的方式強加在媳婦身上。 想想自己年輕當媳婦時, 不也希望丈夫給自己多些注意、多些時間?設身處地為媳婦想想, 就會愿意讓小兩口有單獨相處的空間了。

▲不過于敏感。 有時小兩口免不了拌幾句嘴、說些氣話。 身為婆婆的你這時不要老是認為爭執必定因你而起, 最好的辦法是離開現場。 對兒女的婚姻或對孫輩的教養問題過度干涉, 不但沒有助益, 往往反而使問題更加惡化。

▲常存感恩與愛心。 不要認為媳婦把兒子奪走了, 相反地, 要謝謝媳婦讓兒子結束了漂泊不定的單身生涯,

Advertisiment
照顧兒子的生活, 而且不辭辛苦生兒育女。 常在兒子面前贊揚媳婦, 話傳到她耳朵里, 媳婦一定會對你多一份敬重。

人心都是肉做的, 婆婆多疼媳婦一分, 就等于在“情感戶頭 ”里多存一筆款, 只要“存款”充足, 偶爾有些小磨擦或誤會也不會導致太大的矛盾, 并且容易彼此溝通和諒解。

擴大生活圈。 來到海外, 生活環境改變、老朋友斷了來往, 再加上語言障礙、交通不便, 會更覺孤獨。 因此要學習自得其樂, 參加教會或社區活動、讀書、運動、交友、種花弄草等等, 這樣才不至于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家里, 事事操心、事事煩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