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忍不住吐槽的育兒劇情節

從《小兒難養》到《寶貝》、《斷奶》, "育兒劇"在2013年成為電視螢屏的一方力量。 近日, 靠著文章、孫儷、沙溢胡可夫婦等人氣明星的眼球效應,

Advertisiment
《小爸爸》、《辣媽正傳》、《孩奴》三部同題材作品接龍上演, "育兒劇"的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 一些育兒權威專家和媽媽級觀眾也紛紛對"育兒劇"中的"虐兒"情節表達不滿, 專家提醒年輕父母, 千萬別跟著電視劇學育兒。 育兒劇為何反倒成了育兒的反面教材呢?

狼爸虎媽行為 極品育兒劇比著癲狂

以《小爸爸》為例, 劇中文章扮演的男主人公"從天而降"了一個兒子, 震驚之餘, 他對七歲男童夏天的言論和行為簡直令人"髮指":"把兒子當動物養, 該鎖的鎖, 該拴的拴";大半夜帶著孩子喝啤酒吃烤串, 美其名曰"消菌殺毒", 直至夏天宿醉;放了一個盒飯在夏天面前, 夏天表示不想吃, 立刻惱羞成怒:"這飯我給你交了錢的你知道嗎!不吃這個就沒飯吃!"轉身將飯倒進垃圾桶揚長而去;對兒子的態度不是厭煩就是武斷,

Advertisiment
經常粗暴怒吼, "因為我是你爸爸";兒子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 當著老師的面跟對方家長"約架", 出了校門大打出手……

孫儷主演的《辣媽正傳》將於本週末接檔《小爸爸》播出, 曝光的片花中, 孫儷的辣媽育兒法也很極品。 比如她喜歡泡夜店, 哺乳期也忍不住跑出去喝酒, 還有口號"喝酒不餵奶, 餵奶不喝酒";月子裡的孩子夜啼了半個小時, 夫妻二人仍自顧自睡覺, 母親忍不住沖進房間, 孫儷的理由是"多哭會兒, 她就知道哭也沒奶吃了";沙溢胡可夫婦主演的《孩奴》將接檔《辣媽正傳》, 該劇的主要矛盾從"育"過渡到"教", 但極品行為仍不少, 一個是主張散養的"狼爸",

Advertisiment
一個是主張"圈養"的虎媽, 前者給兒子買了喜歡的航模, 後者大吵大鬧當面砸掉……

專家忍無可忍 媽媽們網上吐槽

針對育兒劇普遍出現的類似"反面"情節, 中華育嬰協會會長郭建國近日在參加某電視節目錄製時公開指出, 這些都是育兒的誤區, 呼籲"80後新爸媽千萬別跟著電視劇學育兒"。 郭建國指出:用粗暴的方式打斷孩子的連番提問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更嚴重的會潛移默化地讓孩子變得暴躁, 並將其作為與人打交道的方式;"孩奴"是一種極端的教育方法, 背後的原因是家長的虛榮, 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父母應該學會接納孩子的弱點, 學會瞭解孩子的內心, 學會包容和溝通, 這樣的家長才能給孩子真正的愛。

Advertisiment
至於很多父母都會面對的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更應該積極看待, 他認為像劇中文章如此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 實際上是在殘害孩子。

靠自我知識武裝哺育下一代的年輕媽媽們, 不少也是育兒的准專業人士, 博覽群書早就修煉成了"專家"。 很多媽媽在網上吐槽育兒劇的情節, 稱"育兒劇"竟然出現教唆孩子喝酒、家長之間大打出手的情節簡直是瞠目結舌, "為了製造矛盾衝突、引起話題討論而故意表現甚至放大各種極端的育兒方式, 看了實在是如鯁在喉。 "

婆媳劇婚變劇"變種" 育兒劇恐滑入雷劇泥潭

育兒劇碼前出現的問題, 其實並不難解釋。 這個題材隨著80後生育高☆禁☆潮而出現, 迎合了市場新熱點, 但同時它又不可避免電視劇的種種屬性。

Advertisiment
比如面對的觀眾主體沒有變, 觀眾的欣賞口味和關注點沒有變, 歸根結底不過是婆媳劇、婚戀的變種罷了;創作者深知觀眾愛看的還是矛盾衝突、浪漫愛情、家長里短, 育兒劇只不過巧妙地把孩子換作這一切的引爆點而已。 照此思路, 當然是養兒方式越離譜、越極端、越令人髮指, 哭點、笑點、情節的反轉點才能層出不窮。 假設老老實實拍成一部育兒百科全書, 恐怕老一輩會挑刺兒, 年輕人又嫌說教。

不能忽略的是, 固然電視劇所承載的娛樂意義遠大於其"教育"意義, 為了增強觀賞性, 對年輕爸媽們的典型生活和非典型生活適當誇大無可厚非, 但如果一味追求戲劇性而爭當"反面教材", 育兒劇很快也會滑入"雷劇"的泥潭, 最終曇花一現。

最終曇花一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