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必知:沖泡寶寶奶粉的常見誤區

1、用沸水沖嬰兒奶粉

從日常習慣來看, 成人飲用的奶粉、豆漿粉、果汁粉等產品, 常用沸水沖調, 這樣可以加速粉末溶解的速度。 因此很多新手爸媽也主觀地認為嬰兒奶粉也要用沸水沖。 甚至還認為高溫可以殺菌, 保證寶寶的健康安全。

實際上, 沖嬰兒奶粉一定不能用開水。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 開水的水溫很高, 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 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而那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 特別是添加了免疫活性物質的奶粉,

Advertisiment
免疫物質的活性也會被破壞。

2、先加奶粉後加水

是最多見的一種錯誤沖調方法, 按照日常習慣, 大多數人都會將粉末狀的沖劑倒入杯子或碗中, 然後用水沖。 但是嬰兒奶粉不能這樣做, 正確的沖調次序應是, 量取量的溫水, 按照沖調比例倒入相應量的奶粉。

每款奶粉的沖調比例都是特定的, 如先加奶粉後加水, 仍加到原定刻度, 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 會漲出一些, 但濃度合宜。 嬰兒吃過濃的奶, 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 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3、奶粉沖得太濃

每款配方奶粉都會在包裝上標注明確的沖調比例, 標注形式多是“N毫升溫水加n勺奶粉”, 而且要用奶粉本身配備的專用奶粉勺。

Advertisiment

但很多家長會認為, 按標示沖調比例沖的奶粉太稀, 寶寶容易餓, 就擅自將奶粉沖得很濃。 這樣的做法最常見的後果是寶寶便秘、上火, 嚴重時會促使幼兒腦部毛細血管破裂, 導致出血, 最後影響寶寶智力發育。 因為奶粉中含有鈉離子, 需要加足量開水稀釋。 如果奶粉濃度過高, 寶寶飲用後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 最後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4、用礦泉水沖奶粉

給寶寶沖奶粉的水也有講究, 但有些父母就會太講究了。 他們會選擇礦泉水或純淨水去給寶寶沖奶粉, 這都是錯誤的。

礦泉水富含礦物質, 磷酸鹽、磷酸鈣過多, 而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 長期用礦泉水沖牛奶會引發嬰兒消化不良和便秘。

純淨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

Advertisiment
而人從水中對鈣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 所以也宜用來沖奶粉。

5、大力攪拌或搖晃奶瓶

通常給寶寶沖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沖的, 在水中加入正確量取的奶粉量後, 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勻不結團, 我們需要稍微進行搖晃助溶。 但很多爸爸會很粗魯的搖晃奶粉, 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向搖晃, 最後使得奶粉產生很多氣泡, 寶寶喝了之後就會不斷的打嗝。

正確搖晃奶瓶的方法是, 手握奶瓶中上部, 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 使在水平面上旋轉。 速度不宜太快, 不產生氣泡為宜。 若產生氣泡, 應靜置至氣泡消失才給寶寶飲用。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沖奶粉的水溫可用手腕內側皮膚測溫, 這部位比較敏感, 感覺溫熱而不燙手為宜,

Advertisiment
溫度大概會是50-70℃左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