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腹之患的成語故事

1 心腹之患的故事

春秋時期, 越國和吳國是鄰國, 越國趁著吳國忙於進攻楚國而經常出兵去襲擊吳國的邊境。 吳國被惹煩了, 就出兵討伐越國, 不料卻吃了敗仗, 吳王闔閭也因為受傷而死去。 他的兒子夫差繼承吳王之位後, 為報父仇, 勵精圖治, 後來大敗越國, 並乘勝攻入了越國的都城。 越王勾踐率領著僅存的五千殘兵敗將退到了會稽, 並派人向吳國求和。

吳國的大臣伍子胥對夫差說:“越王勾踐為人能含辛茹苦, 今天要是大王不一舉殲滅他, 將來一定會後悔。 ”可是吳王夫差因為這次的大勝而驕傲自滿,

Advertisiment
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勸諫, 下令准許越國議和。 吳王大勝越國以後, 夫差自以為從此可無後顧之憂了, 於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晉國、齊國等國家比試比試, 分個高下。 而這時的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喪國之恥, 臥薪嚐膽, 越國的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伍子胥又規勸夫差說:“勾踐一餐沒有兩味葷菜, 哀悼死去的, 慰問有病的, 將打算有所作為。 這個人不死, 一定是吳國的禍患。 現在吳國有越國在身邊, 就像得了心腹疾病。 (原文是:‘越在我, 心腹之疾也。 ’)大王不先剷除越國, 卻一心致力攻打齊國, 不是很荒謬嗎?”可吳王還是不聽伍子胥的規勸。 由於他連年用兵, 結果國力空虛, 終於在西元前473年被越國消滅了。

成語“心腹之患”由“心腹之疾”演變而來,

Advertisiment
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

2 心腹之患的材料

【注音】 xīn fù zhī huàn

【出處】《左傳·哀公十一年》:“越在我, 心腹之疾也。 ”《後漢書·陳蕃傳》:“寇賊在處, 四肢之疾;內政不理, 心腹之患。 ”

【解釋】 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 也泛指最大的隱患。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指最大的隱患。

【近義詞】 心腹大患

【反義詞】癬疥之疾

【年代】古代

【例句】這個心腹之患一天不除, 就一天不得安寧。

3 心腹之患的點評

故事中的吳王夫差目光短淺, 而且完全不停身邊大臣的規勸, 才導致最後國破家亡的局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當我們及時發現了問題所在, 一定要立刻解決, 因為有的時候, 你無法預計這個問題今後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當身邊有人幫助你解決問題, 你要懂得去思考,

Advertisiment
然後採納他人的意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