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師:孩子被欺負和欺負人,四步驟情緒紓解法

我沒多問老師什麼就帶著孩子回家了。 一路上, Lucas開始跟我說他今天被咬的事情, 他說「我被某某人咬, 痛痛。 」我問他「那老師怎麼處理呢?」他說:「老師叫他坐坐, 不可以玩溜滑梯」。 從Lucas言談中, 我知道他看到咬人行為的後果, 他也學習到這樣行為背後要付出的代價, 我也開始趁機機會教育, 詢問他「那生氣的時候可以打人嗎?」他說:「不可以。 」突然Lucas問我:「為什麼某某小朋友要咬人?」我告訴他:「有可能是因為你跟小朋友搶溜滑梯時, 某某小朋友他太生氣了, 不知道要怎麼表達自己的生氣, 所以用咬的方式表達他的生氣;生氣是很好的,

Advertisiment
可是生氣的時候可以咬人或打人嗎?」, Lucas說:「不可以」。

回到家後, Lucas要求媽媽幫他擦藥, 呼呼, 我也告訴:「下次如果感覺有小朋友要咬人時, 你要趕快用你的飛毛腿跑走, 然後報告老師, 老師會處理, 知道嗎?」最後, 我問Lucas說「你要原諒某某同學嗎?」二歲十個月的他說:「不要, 因為我還在生氣」。

其實幼稚園時期的孩子會咬人這行為很普遍, 若孩子不是一般調皮玩耍, 通常都會跟他遇到負面情緒有關係, 特別是尚未懂得以口語能力表達自己情緒的幼兒居多, 因為不知道如何表示生氣, 所以透過咬人來壓制對方;亦或者父母過去面對孩子咬人的反應以處罰為多, 孩子內在的生氣的情緒無法獲得紓解, 反而因被懲罰, 以壓抑自己的生氣,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行為也容易陷入負面迴圈。

因此, 建議父母面對孩子咬人或打人的行為, 可以做以下幾個方式:

一、制止孩子不當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咬人或打人情況, 一定要馬上以堅定的態度制止孩子不當的行為, 以免有人受傷。 我自己在面對Lucas打人時, 會先躲開, 告訴他:「不可以打人, 如果你打我, 我要離你遠一點。 」

二、幫助孩子冷靜

請孩子先離開現場, 冷靜下來;承上述, 我就會離孩子遠一點(但孩子仍看得到我, 我也看得到他), 直到孩子可 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例如:要求孩子在冷靜椅坐下來, 直到情緒平穩。

三、「反映情緒」、「事實描述」、「行為後果」、「行為界線」的方式回應

「你很生氣(情緒)哥哥搶你的玩具, 所以咬他, 你可以生氣,

Advertisiment
但是不可以咬人(界線), 別人會因此受傷(後果)」, 亦或者「我可以瞭解你的生氣, 如果是我我也會很生氣(同理), 但是生氣用咬人的方式(事實), 別人會受傷(後果), 媽媽不喜歡你咬人的行為(界線)。 」唯有當孩子覺得被理解與接納, 他的情緒才可能獲得紓解, 你才能和孩子有後續的討論。

四、和孩子討論生氣時, 可以有哪些方式處理生氣

情緒和行為是兩件事情, 有情緒是很正常的, 無論是甚麼情緒, 但是用甚麼方式處理情緒, 卻很重要。 一般父母通常忽略「接納情緒」的重要, 只是告訴孩子「不要生氣」來壓抑行為, 但情緒是人性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先接納情緒, 再教導如何以「正向方式」抒發情緒。 例如:可以看冷靜瓶, 可以把枕頭當做讓你生氣的人打他,

Advertisiment
可以跺腳…等方式。

幼稚園的孩子在口語表達尚未成熟時, 很容易因為衝突推擠發生咬人的情況, 因為學校老師有對Lucas傷口護理, 也對咬人的孩子做出處理(要求他坐冷靜椅, 不能玩溜滑梯, 直到平靜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Lucas有從中學習到不好行為背後可能帶來的行為後果;我也可以趁機跟他談, 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 可以趕快跑掉, 不要讓自己受傷, 這些都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