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小便看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觀察寶寶尿液瞭解寶寶健康

正常情況下, 寶寶在2個月到1歲期間, 每天的排尿量在400-500毫升, 排出的尿液顏色清亮、透明或微微發黃, 無異味。

如果寶寶的尿液出現異常, 媽媽需要注意寶寶是否患有疾病:

1、寶寶如果排尿量變少、尿液發黃, 同時喝水量也很少, 出汗量較大或者發燒, 媽媽不用著急, 只需要給寶寶大量補水即可。

2、如果寶寶尿色發黃, 且伴有腹瀉或嘔吐, 這說明寶寶的水分已經大量排出體外, 媽媽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不然, 寶寶很有可能會脫水, 危險大大增加。

3、如果在夏天, 寶寶尿布上出現少量粉紅色小顆粒,

Advertisiment
媽媽不要緊張, 這是寶寶尿中的尿酸結晶形成的, 少量出現, 這是正常現象。

4、寶寶尿液變白。 如果寶寶在冬季尿液有變白的現象, 這是寶寶尿液中的含鈣物質遇冷時在尿液中沉澱所導致的。 但是如果寶寶尿液發白的同時還伴隨發熱現象, 媽媽需要帶寶寶就醫, 因為很有可能是寶寶尿液中含有大量膿性物質導致的。

5、寶寶尿液發紅。 寶寶如果拉出發紅的小便, 很有可能是血尿, 通常是寶寶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 有可能是尿路感染、尿道畸形或者腎臟疾病等, 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6、寶寶尿頻。 如果寶寶尿頻但尿量並沒有增加, 有可能是寶寶患有某些疾病, 比如感染、結石、腫瘤或存在異物, 以尿路感染為多。

Advertisiment
寶寶尿路感染以後, 每次尿量不多, 但排尿次數卻明顯增加, 可能還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狀。 由於疼, 孩子排尿時往往哭鬧。 此外, 患了尿路感染後, 通常伴有全身症狀。 如體溫增高、食欲減退、嘔吐等等。 媽媽需要帶他就診。

寶寶的尿液在排除後6小時, 會腐敗變質, 有氨氣味道, 這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剛排出的尿就有異味, 那可能是生病了, 媽媽要帶他看醫生。 一般來說患苯酮尿症的寶寶, 其尿液的味道有黴味, 或老鼠臭味;患高甲硫氨酸血症的寶寶的尿液, 帶有雨腥臭味, 這是嚴重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謝異常;寶寶患甲硫氨酸呼吸不全症時, 尿液有燒焦的砂糖味。 患楓糖尿症的寶寶, 其氨基酸代謝異常, 在汗和尿液中都帶有楓糖漿的味道;患吉草酸血症的寶寶排出的尿液帶有腳臭味。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