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孩子喜歡的事做起

不論是什麼樣的才藝班, 是什麼樣的教育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 讓孩子做他自己喜歡的, 想要做的事情。

幾年前, 彼得為了兒子阿什利的問題打電話給我, 阿什利雖然已經進了小學, 可仍然尿床。 以那個年齡來說, 因為不小心而發生一兩次這種情況是難免的, 但阿什利的情形太過嚴重, 變成了習慣性尿床。

聽了彼得的話後, 我認為阿什利一定是有著什麼問題, 於是對彼得說:“小孩子在情緒上有不安全感時也會那樣, 帶他去接受心理醫生的諮詢可能比較好。 ”

因為爸爸媽媽工作過於繁忙的緣故,

Advertisiment
阿什利從小可以說是在缺乏保護的情況之下長大的。 阿什利的媽媽是任職于某國際裁判所的法官, 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度過;爸爸也忙著經營自己的事業。 因為這樣, 阿什利的性格十分內向。 當全家人聚在一起時, 別的孩子都會在一起玩, 唯獨阿什利是單獨一個人在玩, 甚至到了沒辦法和表親們一起吃頓飯的程度。

到了這種程度, 彼得只得放下一切, 把精神全都灌注在阿什利身上。 不管公司再怎麼忙, 他也絕對不會讓阿什利一個人吃晚餐, 而且為了除掉他的心理障礙, 也想盡辦法和阿什利交流溝通。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 阿什利已經變成不但會和爸爸開玩笑, 就連日常生活的話題, 也到了無所不談的程度。

Advertisiment
某一天, 阿什利突然打來電話, 並以興奮的口吻說:“我在學魔術。 ”

我聽了很驚訝地問他:“什麼?”因為在此之前, 看來似乎對任何事物都沒興趣的孩子, 突然學起了魔術, 這實在太讓人驚訝了。

“我在學魔術, 已經一個月了。 ”

這段期間以來, 從來沒有一次主動選擇要做什麼的孩子, 第一次做了他的選擇。 對於這樣的阿什利, 我一方面替他高興, 但反過來又替他擔心。 魔術需要在眾人面前表演, 對阿什利這樣內向的孩子, 不知道會不會產生反面的效果。

所幸, 我的顧慮是多餘的。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 一個曾經無法跟親戚一起吃飯, 只會躲在角落裡的孩子, 不但把全家人都叫過來圍在一起表演魔術, 還主動教那些唐表兄弟姐妹們變魔術呢!

Advertisiment

看著阿什利的表現, 我一度懷疑, 這真的是不久前那個還不太愛說話的孩子嗎?更有趣的是, 學了魔術以後的阿什利, 不僅個性有了改變, 在班上學習成績中等的他, 還變成了班上的第一, 甚至在電腦、科學、音樂等不同的領域上, 也開始表現出興趣。

看到阿什利的變化, 我仔細地思索, 到底是什麼東西改變了阿什利的行為和生活呢?

首先, 阿什利因為做了自己所喜歡的事情, 因此產生了主動的一面。 之前完全生活在被動裡的孩子, 當他選擇了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時, 就會變成主動的孩子;而且提高了自己選擇方面的實力, 並產生了主動性和信心, 因此阿什利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當然, 也不能忽略彼得為了彌補過去對阿什利的疏忽,

Advertisiment
而做出的努力。 如果換做是其他的父母, 或許只要聽說孩子要學和學習無關的魔術, 不管怎樣, 都要給予反對。

他們會對孩子說:“有那個時間, 可以多讀一行書或者多記幾個英語單詞。 變什麼魔術?魔術會給你飯吃嗎?”

當然, 媽媽們會說, 現在的教育情況下, 除了學科教育外, 再去培養興趣的補習班學習是很困難的;再說, 花在補習上的費用已經很多了, 哪裡還能負擔得起其他的學費?還有些媽媽, 說不定會用很有自信的語氣, 說什麼自己的孩子已經送去學跆拳道、鋼琴、美術等才藝了。

但是, 我所指的並不是把孩子送去什麼才藝班, 而是要孩子做他想做的事而已。 它或許是寫作文, 或許是學英語、跆拳道、芭蕾舞、鋼琴等等。

Advertisiment
不論是什麼樣的才藝班, 是什麼樣的教育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 讓孩子做他自己喜歡的, 想要做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