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二歲起培養寶寶精明花錢

從二歲起培養寶寶精明花錢 
當寶寶2歲多的時候, 父母便應向他們灌輸金錢觀念, 並非指給予零用錢, 因為他們還未知道怎樣運用, 而且對金錢的觀念不太強。
體驗金錢功用
假如寶寶想要什麼東西, 便由父母付款, 會令小孩誤以為唾手可得, 如改為讓孩子付錢, 有助教育他們一個概念:買東西要付款, 借此體驗和明白金錢的功用, 要是父母太遲才灌輸金錢概念, 只怕下一代容易養成不懂珍惜金錢, 而習慣伸手拿錢買東西的陋習。
孩子放長假, 例如假期時, 用錢的機會亦較多, 家長可借此機會, 為寶寶建立正確金錢觀和理財觀,

Advertisiment
避免他們胡亂花費金錢 。
給零用錢2大原則
寶寶在幼兒階段初步建立金錢概念後, 踏入小一的歲月, 父母開始給予孩子日常的零用錢, 此時, 父母定要堅守和實踐以下兩大原則:
原則1因應需要給予金額
根據孩子實際消費需要而給予金額, 例如小息時買零食的開支, 千萬不要給孩子太多零用錢, 否則難以幫助孩子培養節制和自律用錢的理財習慣。
原則2每日給予零用錢
倘若一次過給予孩子整個月的零用錢, 他們會很快便花光。
精明消費學格價
孩子念小學時, 家長有責任鼓勵他們建立消費、儲蓄、分享等概念。 專家會集中講解消費環節, 譬如說, 孩子每月零用錢為20元, 若父母與子女雙方同意1個月內消費5元,
Advertisiment
那麼, 父母便不應干涉孩子買什麼東西, 而余錢15元便可儲蓄起來。
有時寶寶或想從儲蓄裡動用一點錢, 購買小禮物送給家人、好友或同學。 他們應先問准父母, 一起商討消費用途和所用金額。 期間, 父母應趁機教導孩子學習格價, 購買較便宜的物品, 而不是一看到心儀物品便花盡儲蓄購買。
不能代替陪伴時間
在管教寶寶時, 父母亦要以身作則, 包括購物時格價, 讓小孩知道父母于消費外, 同樣有儲蓄習慣。 另外, 家長不要在寶寶面前炫耀名牌, 以免令 子女變得貪慕虛榮。 更重要一點, 就是父母不要用金錢或物質, 代替陪伴小孩的時間。
善用零用錢
使用零用錢時, 會令寶寶于不知不覺間超出預算用了錢,
Advertisiment
故此, 媽媽不妨採取以下策略:
①事先跟小孩說清楚, 如果今周用完零用錢裡的金額, 要直至下周才可再增值。
②每次只替孩子的零用錢增值20元。
③萬一寶寶的零用錢金額用盡, 但仍未到週末, 父母惟有每天給予現金作為孩子的交通費。 但謹記不要再于該周內, 給予子女額外零用錢。
處理紅包錢
若把每年的紅包錢交還給孩子運用, 他們可能轉眼便花費掉, 因此, 父母應先跟他們說清楚那筆錢的用法, 若遇上用錢不節制的寶寶, 便應由父母保管紅包錢, 每當寶寶要動用, 就要向父母拿取, 而家長更須從旁監察他們用錢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