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弱智兒童也需要兒歌、故事

弱智兒童說兒歌, 可以這樣做: 
(1)選擇內容簡單易懂, 句長不超過7個字, 只有4至8句的兒歌來教。  
(2)先讓孩子聽10-15遍以後再教他說。  
(3)一首一首地說, 不要斷開, 這樣意思完整, 韻律清楚。  
(4)說時表情要誇張, 可以吸引孩子的興趣。  
(5)孩子開始可能只會說每句開始或末尾的一個字, 這沒有關係, 弱智兒童學兒歌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句學會的, 而是先會幾個字, 然後是中間的幾句, 慢慢才學全。  
(6)用圖片輔助教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7)如果有鄰居小朋友一起學, 效果會更好。  
(8)對於學習中的進步一定要大大表揚, 以維持他的興趣。
Advertisiment
 
怎樣講故事? 
對於弱智兒童來說, 由於他們的語言能力很低, 缺乏邏輯思維和想像力, 知識面又極其狹窄, 對複雜故事的進程、情節很難理解, 因此, 大多數故事要留待弱智兒童七八歲以後再教。 給弱智幼兒只能講一些情節簡單、人物很少、內容與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事相似的故事。  
具體地說, 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會說大約20首兒歌以後再講故事。  
(2)選擇情節簡單、直線進行的故事, 也可以自編或改編現成的故事。 比如, 小白兔到森林中去采野果。 它碰見山羊公公了, 山羊公公問它:“你幹嗎去呀?”小白兔說:“我去采果子。 ”山羊公公說:“好孩子, 你真愛幹活。 ”剛開始講時, 故事可以到此就結果。 如果在你講的故事中, 小白兔既碰見山羊公公,
Advertisiment
又碰見松鼠弟弟, 還要碰見母雞大媽等等, 他就會糊塗, 而且他的注意也很難集中那麼長的時間。  
(3)輕度弱智的孩子可以理解有兩個轉折的故事, 如碰見山羊公公, 又碰見松鼠弟弟。  
(4)必須借助圖片, 沒有圖片, 他們是不能理解的。  
(5)語氣和表情要誇張, 可以加強象聲詞和使用實物道具, 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怎樣教弱智兒童複述故事? 
當弱智兒童聽熟了你講的一兩個故事後, 可以選擇其中他比較喜歡的一個故事訓練他複述。  
(1)用圖片或實物是提示情節。 他們的想像力極差, 如果沒有圖片或實物的提示, 他們可能根本想不出故事情節的進程。  
(2)一邊講一邊提問, 開始時, 問題少而簡單。 如:“這是誰?”孩子答不上來, 你可以自問自答,
Advertisiment
說:“這是小白兔。 今天我們講一個小白兔的故事。 ”慢慢地把提問和你給出答案之間的時間加長, 等待和鼓勵孩子回答。  
(3)當孩子能夠回答一兩個問題後, 逐漸增加問題的數量和難度, 如:“它幹什麼去了?”“它看見誰了?”它說什麼了?。  
(4)當孩子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後, 你可以同時提出兩個問題, 幫助孩子說出長句子。  
(5)即使孩子很長時間都沒有進步, 也不要灰心。 只要你能夠找到他愛聽的故事, 只要他對故事情節有反應, 無論是動作、是發音、還是表情, 都要積極地鼓勵, 並繼續把故事講下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