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引起婆媳關係緊張的關鍵是什麼

引起婆媳關係緊張的原因是什麼?婆媳大戰在我們現今社會的家庭裡常有發生, 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兒了, 只是為什麼會在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裡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婆婆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很多婆婆認為兒子結婚了就會疏遠他們的親子關係, 害怕失去兒子, 其實不會, 兒子終究是兒子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除了這些, 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婆媳關係緊張呢?

“婆媳關係”緊張的原因

從心理的角度看, “健康的母子關係”是導致“婆媳關係”問題的關鍵。

如果依照發展心理學的觀點,

Advertisiment
健康的母子關係要經歷“二次分離”。 第一次分離是“孩子的分娩”。 女人最感到幸福的時候是知道懷孕的那一刻, 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讓女人經歷裡從女孩到女人的轉化過程。 孩子在母親的肚子裡時和母親是完整如一的, 在孩子生產到人間並逐步由生理的發育到心理的發展, 孩子的“自我意識”在漸次的萌芽、增長, 並出現兩次“反叛期”。 這是母親和孩子的“第一次分離”。

“第一次分離”的結果是孩子由純然的對母親的依賴到自己獨立的探索世界, 盡可能的擺脫母親的干預而獨立自主。 第一次分離如果成功的話, 對母親和孩子都是雙贏的:母親除了對孩子盡必要的照顧之責外, 把生命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依然的追尋自己的情感、事業及成長;孩子則可以自由的發展自己。

Advertisiment
假若, “第一次分離”不成功, 就會導致母子的“情感依戀”及“互賴”的現象。 尤其是母親本人的心理不成熟或情感遭受挫折, 如離婚單親、老公背叛、家庭意外事件等, 都可能造成母親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全神貫注著孩子的每個動向。 這樣的母親情感失衡, 過多的“愛”孩子, 從而對孩子施加了更多的壓力和期許。 孩子也回很痛苦, 面對一個“完美的”、“嚴厲的”母親, 也容易發展出“依戀型人格”或“畏縮型人格”——躺在母親的懷裡不想長大或長不大。

“第一次分離”為孩子的“第二次分離”——結婚成家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第一次的分離不成功, 孩子結婚後(從戀愛開始), 母親便有被孩子遺棄的感覺,

Advertisiment
孩子也會產生“新婚焦慮症”——不適應婚姻生活, 甚至在潛意識裡期待妻子既是“太太”又有“媽媽的感覺”。

這是很危險的信號!母親想回到從前兒子只對她一人依戀的局面, 而現實不許可, 母親的行為出現“退化現象”——情緒多變、敏感、脆弱等。 其實, 母親“行為退化”的心理需要是“兒子的關注”!

對於每一位女性來說, 終究還是會體驗這一幕的。 因此在我們遇到婆婆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對婆婆多一點耐心, 用你的行動來化解婆婆的心結, 讓婆婆明白現在不僅僅只有一個兒子愛她, 還多了一個媳婦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