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秋季育兒保健小知識

秋天來了, 氣候一天天變得乾燥起來, 尤其是北方。 小寶貝的小手經常摸上去很熱, 可並不是發燒。 小嘴唇和小口角也出現了小裂口, 甚至小鼻子時常流血。 媽咪很著急, 不知小寶貝因何這樣?其實, 這是秋天的燥邪耗損了小寶貝體內的津液。

雖然秋燥讓小寶貝不舒服, 但它也不是那麼難對付。 只要媽咪掌握一些科學飲食之道, 就會驅走小寶貝身體裡的燥邪。

什麼是秋燥?

秋燥, 並不是指一種疾病, 而是指人們在秋天出現的各種不適, 如皮膚乾燥或發生皸裂, 口鼻乾燥、咽幹口渴、舌幹少津, 大便燥結、毛髮無光澤。

Advertisiment

現代醫學認為, 所謂秋燥, 是由於空氣濕度過低引起的。 乾燥的空氣影響人體的皮膚和呼吸道粘膜的濕度, 使皮膚乾燥, 肺功能受抑, 組織氧化不足, 從而容易發生乾燥或炎症。 稍有疏忽, 便會引起氣管炎或支氣管炎, 出現“燥咳”。

多給小寶貝進食防秋燥粥

秋燥可引起小寶貝體內津液不足。 粥能夠有助於清火、養胃、健脾。 如果在煮粥時, 適當加些梨、蘿蔔、芝麻等能夠生津養肺的食物一同煨煮, 那麼, 將會很有效地改善秋燥給小寶貝帶來的不適。

給小寶貝進補一些防燥養陰食物

“入夏無病三分虛”。 經過一個酷暑, 小寶貝身體消耗很大。 根據傳統醫學,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進入秋季可給媽咪可給小寶貝補一些防燥養陰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山藥。 性味甘, 可健脾補肺益腎精、滋潤五臟, 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可把山藥切成小塊, 加上米煮成粥, 涼後食用, 具有溫補脾胃, 不燥不熱的特點。

藕。 把藕節切成小塊, 加水煮或加大米適量煮粥。 粥熟後, 少拌上一點白糖食用, 具有開胃健脾的補益功效。

給小寶貝秋補, 不可以藥代食, 藥補不如食補安全、效果好。 秋天燥氣易傷肺, 食補應以防燥養陰為主。 食物中少用蔥、薑、蒜、韭菜及辣椒等溫燥熱食物。 不然, 夏熱未清又生秋燥, 容易引發溫病熱症。

多給小寶貝喝水養肺

引起秋燥的主要原因, 是由於空氣過於乾燥引起, 使身體裡缺水。 傳統醫學認為, 養肺可以驅走燥邪。 為了防止小寶貝被燥邪侵擾, 媽咪一定要多多給小寶貝的身體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給小寶貝飲水, 不要一下子喝進去很多, 這樣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作用, 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用的方式。 白開水是最好的, 不要喝添加了很多色素、香精、甜味劑的各種飲料, 高糖分反會使身體裡更加缺水。

給小寶貝多吃養肺蔬菜和水果

秋天, 正是各種果蔬上市的時候。 這些果蔬具有滋陰養肺的功用, 可以幫助小寶貝驅走身體裡的秋燥。 因此, 媽咪要多讓小寶貝攝取這些蔬菜和水果。 雖然梨對小寶貝是一種佳果, 但不宜吃得過多。

不然會傷脾胃, 反引起風寒咳嗽、胃部不適。 一定要選擇新鮮的甘蔗榨汁時, 發生黴變的甘蔗會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甘蔗外皮沒有光澤, 甘蔗肉聞起來發酸, 就不可再給小寶貝榨汁喝了。

Advertisiment
給年齡較小的小寶貝吃石榴, 媽咪最好先把果粒剝下來, 弄碎後再給小寶貝吃。 以免果粒滑入氣管, 引起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