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減法教案

1 幼稚園減法教案:設計思路

近年來,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 在幼稚園數學教學活動中, 對於“重知識傳授, 輕動手操作”的現象已有所改變, 操作活動在教學中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動手操作不但能讓幼兒主動獲得數學感性經驗, 調動學習興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且對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也具有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大班數學活動內容“學習5的減法”, 創設數學情景, 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於整個過程, 運用了多媒體課件, 提供操作材料,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在寬鬆、愉悅的情境中輕鬆地學習, 學會解決數學問題, 獲得直接的經驗, 並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 幼稚園減法教案:教學目標

1、學習5的減法, 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係, 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 幼稚園減法教案:教學準備

1、兩組圖片。

2、幼兒每人一套數位列式操作卡。

3、幼兒用書《數學》第19頁。

4 幼稚園減法教案:教學過程

1、做遊戲“碰球”, 複習5的組成。

教師:小朋友, 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遊戲。

講解遊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 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 幼兒可集體回答, 也可個別練習。

2、導入課題,

Advertisiment
學習5的減法。

教師(出示圖片):樹上有幾隻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幼兒可集體回答。 )

飛走了幾隻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隻蝴蝶?

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麼?(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 - 1 = 4 (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

教師:這個算式表示什麼?(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

教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 並擺一擺算式。

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海裡有5條鯨魚, 遊走了2條鯨魚, 還剩下幾條鯨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請幾位小朋友講述圖意 , 其他小朋友擺一擺算式。

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你的算式是怎麼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Advertisiment

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 — 2 = 3

3、列式計算, 進一步掌握5以內的減法。

教師:小朋友們, 今天老師帶來大家喜歡吃的開心果, 每人5顆開心果, 請小朋友吃掉3顆開心果, 還剩下幾顆?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你是怎麼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板書, 集體驗證。 )

4、活動延伸, 小動物吃東西。

教師:小朋友們, 請你們把幼兒用書翻到第19頁, 看看小動物們喜歡吃什麼?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說說圖意, 其他小朋友邊聽邊寫算式。 (小猴家有幾根香蕉?小猴吃了幾根香蕉?還剩下幾根香蕉?)

個別幼兒回答, 集體驗證。

教師:誰的算式不一樣?表示什麼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與驗證。 )

同樣方法引導幼兒驗證其他幾個算式。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