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春季常見傳染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傳染病, 潛伏期一般為2-7天,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 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 重症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腫和心肌炎等併發症。 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染源和飛沫

2、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 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 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 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 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 易破潰, 然後從中心幹縮,

Advertisiment
迅速結痂。 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皰疹、結痂同時存在, 呈向心性分佈, 即先軀幹, 繼頭面、四肢, 而手足較少, 且瘙癢感重。 接受正規治療後, 如果沒有併發感染, 一般7-10天可治癒。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 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 人群普遍易感, 兒童多見。 由於本病傳染性強, 患者必須早期隔離, 直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

3、流感

流行性☆禁☆感冒簡稱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 潛伏期1—3日, 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 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 發熱一般持續3—4天, 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Advertisiment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禁☆感染者, 傳染期為1周。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 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4、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潛伏期8—12日, 出疹前3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等度發熱, 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 口腔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體溫升高達40度左右, 紅色斑丘疹從頭而始漸及軀幹、上肢、下肢;恢復期3天:出疹3-4天后, 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皮疹開始消退, 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 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措施

1.合理膳食, 增加營養, 要多飲水, 攝入足夠的維生素, 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 使身體氣血暢通, 筋骨舒展, 增強體質。

2.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 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遊藝活動室等;

3.勤洗手, 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乾淨, 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4.每天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 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 防止感冒, 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 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 及吃帶皮水果, 不喝生水。 不隨便倒垃圾, 不隨便堆放垃圾, 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毀。

春季常見傳染病家長注意事項

1、適時增減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凍"的古訓,

Advertisiment
初春乍暖時, 不要急於給孩子減衣, 氣溫驟降時, 要及時添衣。

2、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 開窗通風, 使室風空氣新鮮, 陽光充足。 要勤曬被褥和換衣裳, 少帶小孩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 除吃適量魚、肉、雞、蛋外, 應多吃些乳、豆製品、蔬菜和水果。 嬰幼兒必要時要吃點魚肝油和鈣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發生"春困", 保證小兒充足睡眠, 既有利於小兒生長發育, 又可增強免疫力。

5、加強室外活動:春和日麗, 萬物生髮, 讓孩子到室外活動, 能得到日光照射, 吸進新鮮空氣增強小兒造血及免疫功能。

6、計畫免疫:要按計劃及時進行預防接種, 以預防小孩子常見傳染病。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