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教案:科學探究,從家園合力起步

我們建議家長這樣做:

一、明確正確的教育思想

孩子的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教育要達到的目標, 又是孩子們學習科學的主要內容, 更是學習科學的主要方式。

在目前以培養“科學素養”為最終目的的科學教育中, 成人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 即成人早已不是簡單傳道授業解惑的長者身份, 而是一個不斷需要調整自己的夥伴與陪伴者。 成人要確立以“探究為中心”的教育思想, 讓孩子像個科學家一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 體驗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 形成一種思維方式,

Advertisiment
自己建構科學認識。 因此, 作為家長, 在孩子探究時, 不能限制孩子探索泥土、抓螞蟻等親近自然的行為, 而是更多地去提醒他們在玩的過程中觀察、比較與發現。

二、構建新型的親子關係

權力下放:允許一個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意志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

“權力下放”的意義是明確要求家長放手, 讓孩子本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去自由地提問、探索, 尋找資訊和尋求答案。 成人應該幫助孩子把科學作為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意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讓“你可以、沒問題、你去試試”成為陪伴孩子最多的親子語言, 讓孩子們在思考、擺弄、操作中獲得樂趣, 為今後的科學思考奠定基礎。 對於孩子們努力去嘗試的事情, 只要他們付出努力,

Advertisiment
無論結果怎樣, 都要給予認可和贊許, 使之產生自信和繼續探究的願望。

三、嘗試開放的交流模式

1. 面對一件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或新奇玩具, 先詢問:“你知道那是什麼嗎?你想知道那是什麼嗎?”

2. 請孩子自己去探索事物, 真正做到“權力下放”, 當然也可以留下一點點伏筆:“你可以自己去試試、自己去玩, 如果需要幫助, 也可以來找我!”“當然, 你還可以和朋友一起去發現秘密。 ”“我還建議你可以到書本上去找找你想要知道的東西!”……

3. 再次詢問:“你(你們)有什麼發現想要告訴我嗎?”

4. 重複以上環節, 直到孩子自己尋求到答案, 或是找到了玩法, 並且建構了屬於自己的經驗。

簡單的交流模式背後隱藏的是培養幼兒初步獨立思考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 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們不停地在問:“這是什麼?為什麼?”面對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 家長可以啟發他們自己去尋求答案。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 鼓勵孩子們自己拿主意做決定。

四、邀請科學學習的夥伴

我們無法影響或者改變外界城市環境的變化, 但是我們可以介入改變兒童成長的環境。 熟悉周邊的鄰居, 達成共同的教育支持共識;熟悉社區的物業保安, 請物業保安在發生科學探究行為時, 確保孩子不會走出社區大門;勘探周邊環境是否有利於孩子們進行科學探究的行為, 並規避安全隱患。 然後, 家長們可以帶領孩子邀請周邊鄰居的孩子、幼稚園的夥伴, 使之成為家庭中科學探究的朋友,

Advertisiment
建立必要的安全規則, 明確孩子們可以安全進行探索與發現的周界範圍。 適當讓兒童遠離電子產品、親近自然, 與夥伴共同參與科學探究活動。

我們建議教師這樣做:

一、轉變觀念

以前, 教師們將家長僅僅當成是為幼稚園開展科學探究提供物質材料的有力支持者, 而沒有認識到除幼稚園以外, 家庭也是開展幼兒科學探究的有效陣地。 同時忽視了家長積極的態度和對幼兒的鼓勵, 這些是促進幼兒對科學發生興趣的重要因素, 更沒有意識到家長的幼兒科學教育是需要教師明確指導的。

二、指導家長深度參與幼稚園的科學探究活動

在幼稚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 如何幫助家長深度參與, 使其獲得科學教育的早教指導,

Advertisiment
並能進一步嘗試在家中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將成為教師進行科學教育時的一項重要內容。

1. 學期初的科學教育資訊傳遞

幼稚園每學期都將開展多個主題活動, 學期初教師在制定完主題計畫之後, 將每個主題計畫中的核心科學經驗進行整理和羅列, 然後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本學期要開展的主題脈絡, 以及每個主題中的核心科學經驗。 尤其要向家長介紹, 幼稚園開展的科學教育中, 科學探究的原理、目標、方式, 幼兒在科學探究中將要收穫的是什麼, 歡迎家長提供建議、資源和幫助。

2. 每個主題前的《給家長一封信》

幼稚園每個主題前, 都會向家長介紹下一主題的活動內容,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常規的做法。 與以往不同的是,教師可以在信中詳細介紹主題中與科學探究密切相關的內容、資訊,以獲得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3. 家園聯繫單

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向家長介紹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聯繫單中注明活動材料、活動過程、指導要點,便於家長在家中能夠幫助幼兒完成探索與發現。這些科學探究活動是簡單的,是孩子可以和家庭成員一起完成的。內容可以是園內科學活動的延伸,也可以是進一步的經驗拓展,以幫助幼兒強化在園內學習的內容。

4. 學期中的科學教育指導

家長需要教師的明確指導,而不是泛泛而談的教育理論。因此,教師可以提供的指導內容要直接、具體、易於操作。如:孩子動手前,為什麼不要先回答孩子們的問題?如何面對孩子遭遇困難?如何做到真正“權力下放”?怎樣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怎樣提供幫助?如何向孩子們示範調查……讓孩子們掌握方法比讓他們單純知道結果更重要。

在幼稚園,科學探究以其獨特的魅力獲得幼兒的喜愛,但我們期待科學探究不僅僅是幼稚園要進行的活動,更能成為家園共同關注的話題,讓家長一起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幫助幼兒獲得最大化的發展

與以往不同的是,教師可以在信中詳細介紹主題中與科學探究密切相關的內容、資訊,以獲得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和支持。

3. 家園聯繫單

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向家長介紹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聯繫單中注明活動材料、活動過程、指導要點,便於家長在家中能夠幫助幼兒完成探索與發現。這些科學探究活動是簡單的,是孩子可以和家庭成員一起完成的。內容可以是園內科學活動的延伸,也可以是進一步的經驗拓展,以幫助幼兒強化在園內學習的內容。

4. 學期中的科學教育指導

家長需要教師的明確指導,而不是泛泛而談的教育理論。因此,教師可以提供的指導內容要直接、具體、易於操作。如:孩子動手前,為什麼不要先回答孩子們的問題?如何面對孩子遭遇困難?如何做到真正“權力下放”?怎樣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怎樣提供幫助?如何向孩子們示範調查……讓孩子們掌握方法比讓他們單純知道結果更重要。

在幼稚園,科學探究以其獨特的魅力獲得幼兒的喜愛,但我們期待科學探究不僅僅是幼稚園要進行的活動,更能成為家園共同關注的話題,讓家長一起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幫助幼兒獲得最大化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