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好玩的數學遊戲有哪些

遊戲有很多種類, 對孩子最有好處的, 莫過於數學遊戲, 不但可以讓寶寶熟悉數學知識, 還可以讓寶寶玩的開心快樂, 那麼, 幼稚園好玩的數學遊戲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1幼稚園小班好玩的數學遊戲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 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 每只"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位。 把卡片-字排列, 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 每人必須幫5只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 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 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位;把幾隻"母雞"按順序排列,

Advertisiment
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係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位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 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位取相應量的實物。 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 然後將其分成兩份, 點數每份是多少, 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 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 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 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 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 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 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

Advertisiment
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 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 黃色圓形有幾個, 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 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 玩開火車的遊戲, 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 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 順序。 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位, 幼兒要根據數位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6、小劇院玩法

不同顏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 不同數位代表不同的號, 幼兒購票入場, 坐相應的排和號, 老師查票, 請幼兒說出自己是幾排幾號。

7、走飛行棋玩法

分組比賽, 按猜拳的結果決定兩位幼兒擲骰子, 另兩位幼兒分別按同組夥伴擲出的骰子上的點子數往前走幾步。 如果剛好走到綠色數字幾的路牌,

Advertisiment
則繼續往前走幾步;走到紅色數字幾的路牌, 則往後退幾步, 看看哪隊先到達終點。

8、占"棋盤"玩法

兩人一組, 每人拿一盤"棋子"(可用扣子、蓋子、小塑膠物品等替代)和一張畫有若干正方形格子的大正方形棋盤。 幼兒輪流擲骰子, 並按每次的點子數量在相應的空格子上擺上相應數量的"棋子"。 先把棋盤占滿者為勝。

2幼稚園中班數學遊戲

1、蓋印章

玩法:將幼兒分成3排, 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著一個數字, 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 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 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2、找朋友

玩法:每位元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 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 請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數位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位相等的水果圖,

Advertisiment
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3、快樂寶貝車

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 幼兒人手一張數位車票, 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 快到站時, 老師發出“轟隆隆… 轟隆隆… 嗚 …”, 激發孩子遊戲欲望, 然後說:“火車到站了, 請座號為1、2、3的乘客下車。 ”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 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 然後重複到所有乘客下車。

4、猜一猜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 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 豎4張放好, 圖片朝下, 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 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 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 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 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 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

Advertisiment
找對了, 就給這隊獎勵, 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

5、數客人

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 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 看看, 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 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1, 2、3 ……)“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 )

6、幫小熊按數取物

玩法:小熊來坐客, 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 如一只小熊坐一把椅子, 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7、“超市”遊戲

玩法:小熊要陪客人, 沒時間去購物, 請每個幼兒手裡拿著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 各拿一個小筐, 根據購物券上的數位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 購買後回到座位。

8、找媽媽

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 音樂停後, 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遊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9、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位卡的數量相同,遊戲成功,交換角色。

10、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位卡,數位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

3幼兒大班好玩的數學遊戲

一、比大小目的:對13以內的數位能夠熟練地比出大小。

玩法:將一副撲克牌放在桌子中間,參加遊戲的幼兒各摸一張牌,然後比一比誰的牌面大,小牌歸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為公有,即不歸個人所有。反復進行,直至撲克牌全部摸完,最後比較誰得到的牌多,多者為勝。

二、抽“烏龜”

目的:能夠給數位熟練地配對。

玩法:兩人以上參加玩牌遊戲。先將撲克牌隨意抽取一張蓋住當“烏龜”,並把牌逐一分給參與者;然後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兩張大小相同的對子,抽出放在一邊;再朝順時針方向輪流將鄰座中的牌抽取一張,若這張牌能與自己手中的牌結合對子,就放在一邊,不能成對則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後一張牌,將“烏龜”亮出,與“烏龜”成對的,即是輸者。

三、“吃”牌:

目的:複習10以內的加減。

玩法;兩人參加遊戲,先協商決定玩加法還是減法,然後各摸相等數量的牌進行遊戲。遊戲時兩人同時各出一張牌,誰先算對兩對牌相加或相減後的得數,誰就將對方的牌“吃掉”;若兩人都算不出來或同時算對,就一起將牌放在一邊。手中的牌全部算完後,比比誰“吃”的牌多,誰就為勝。 

四、一隻青蛙一張嘴

玩法: 

1. 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組。

2. 教師說:“一隻青蛙一張嘴。”

3. 甲組幼兒馬上答:“兩隻眼睛四條腿。”

4. 乙組答:“撲通一聲跳下水。”

5. 教師接著說:“兩隻青蛙兩張嘴。”

6. 換乙組幼兒答:“四隻眼睛八條腿。”

7. 甲組幼兒答:“撲通兩聲跳下水。”

8. 教師可隨意喊出青蛙只數,甲乙組就按青蛙的只數,輪流答出青蛙的眼睛數、幾條腿和跳水的聲音數。

9. 答錯的幼兒停止一次遊戲。

提示:

1. 利用問答形式,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2. 這個遊戲也可採用個別幼兒搶答形式,看誰接得快,接得對。

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遊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9、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位卡的數量相同,遊戲成功,交換角色。

10、看數字捶捶背

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位卡,數位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

3幼兒大班好玩的數學遊戲

一、比大小目的:對13以內的數位能夠熟練地比出大小。

玩法:將一副撲克牌放在桌子中間,參加遊戲的幼兒各摸一張牌,然後比一比誰的牌面大,小牌歸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為公有,即不歸個人所有。反復進行,直至撲克牌全部摸完,最後比較誰得到的牌多,多者為勝。

二、抽“烏龜”

目的:能夠給數位熟練地配對。

玩法:兩人以上參加玩牌遊戲。先將撲克牌隨意抽取一張蓋住當“烏龜”,並把牌逐一分給參與者;然後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兩張大小相同的對子,抽出放在一邊;再朝順時針方向輪流將鄰座中的牌抽取一張,若這張牌能與自己手中的牌結合對子,就放在一邊,不能成對則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後一張牌,將“烏龜”亮出,與“烏龜”成對的,即是輸者。

三、“吃”牌:

目的:複習10以內的加減。

玩法;兩人參加遊戲,先協商決定玩加法還是減法,然後各摸相等數量的牌進行遊戲。遊戲時兩人同時各出一張牌,誰先算對兩對牌相加或相減後的得數,誰就將對方的牌“吃掉”;若兩人都算不出來或同時算對,就一起將牌放在一邊。手中的牌全部算完後,比比誰“吃”的牌多,誰就為勝。 

四、一隻青蛙一張嘴

玩法: 

1. 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組。

2. 教師說:“一隻青蛙一張嘴。”

3. 甲組幼兒馬上答:“兩隻眼睛四條腿。”

4. 乙組答:“撲通一聲跳下水。”

5. 教師接著說:“兩隻青蛙兩張嘴。”

6. 換乙組幼兒答:“四隻眼睛八條腿。”

7. 甲組幼兒答:“撲通兩聲跳下水。”

8. 教師可隨意喊出青蛙只數,甲乙組就按青蛙的只數,輪流答出青蛙的眼睛數、幾條腿和跳水的聲音數。

9. 答錯的幼兒停止一次遊戲。

提示:

1. 利用問答形式,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2. 這個遊戲也可採用個別幼兒搶答形式,看誰接得快,接得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