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

1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語言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 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內容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與其他人交談, 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 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傑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Advertisiment
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並通過多種活動説明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6、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 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 説明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 少數民主地區還應説明幼兒學習本民主語言。

指導要點

1、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感情、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 因此, 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

Advertisiment
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經驗, 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 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 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的關注, 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 積極的説明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2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老爺爺和小孫子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 理解故事的內涵, 知道關心、孝順老人;

2、能大膽地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故事《老爺爺和小孫子》;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欣賞幼兒用書《老爺爺和小孫子》畫面;

欣賞圖一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做什麼?老爺爺為什麼在灶邊吃飯?

Advertisiment

欣賞圖二提問:你們看小孫子在什麼?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爸爸媽媽的表情怎樣?後來會發生什麼事兒?

2、聽故事;

幼兒傾聽故事錄音, 熟悉故事;

問: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你喜歡故事裡的誰?為什麼?

討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3、大家說;

你的爸爸媽媽平時是怎麼對待爺爺奶奶的?你覺得他們做得對嗎?

你喜歡你的爺爺嗎?你將來會怎麼對待你的父母?

小結:提煉幼兒的討論結果, 引導幼兒懂得要孝順父母和長輩。

活動評析

故事中的小孫子是一個聰明、善良、孝順的好孩子, 他機智的勸父母對爺爺要好些。 實習老師通過與幼兒一起閱讀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激發了幼兒學習故事的興趣, 能夠大膽的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Advertisiment
因此, 幼兒在本次的活動中, 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人都要關心、孝敬老人。

123 3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看圖講述《傻小熊種蘿蔔》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感知傻小熊熱情、講信用的形象。

2、通過看圖講述和討論活動, 豐富相關詞彙, 增長種植蘿蔔的經驗。

3、積極參與講述和討論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傻小熊種蘿蔔》。

2、語言磁帶, 答錄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蘿蔔圖片(只出示上面的葉子, 下面的蘿蔔遮住)。

1、師:你看到了什麼?它們是長得什麼樣子的?(請幼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我們一起用動作來把它表現出來。 請你猜猜裡面種的是什麼?誰種的?

2、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片中中去尋找答案。

(二)逐頁看圖講述, 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Advertisiment

教師逐個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3, 師:小熊拾到一包種子, 它做了什麼?(……講述到在風中搖擺著綠色的小腦袋)師:我們一起來學學“撒”的動作。

師:種子撒在地裡之後, 這些小苗又是怎麼長出來的呢?我們來一起學著小苗鑽出來的樣子鑽一鑽。 (豐富詞彙:嫩嫩的)教師:小熊知道自己種的是什麼種子嗎?(不知道)你從哪裡看出來的?(撓頭、頭上有問號……)

(2)出示圖片三(講到原來我種了這麼一大片蘿蔔啊)。

師:現在小熊知道那是什麼種子嗎?什麼種子呀?誰告訴他的呢?多久能吃到蘿蔔了呢?

師:小熊知道自己種了一大片蘿蔔之後, 它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裡看出來的?那它接下來會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圖片四(講到請朋友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師:小熊在做什麼?你覺得它會在信裡寫些什麼呢?(感知小熊熱情的性格)

(4)出示圖片五(講到說話得算數啊)。

師:兩個月過去了,小熊現在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它為什麼很著急?(教師講述故事)它是怎麼想的?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小熊是一隻怎麼樣子的小熊呀?(守信用)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小熊兌現對朋友的承諾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

(5)出示圖片六(講到系在了蘿蔔的葉子上)。

(講述故事)師:小熊把這些蘿蔔幹什麼了呢?你們覺得這個方法好嗎?好在哪裡?為什麼好?(不是它自己中出來的)師:我們小朋友都說得很有道理,那我們來看看小熊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會有些什麼反應?

(6)出示圖片七(講到……都笑了)。

師:它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怎麼樣呀?為什麼笑了?小熊的蘿蔔地裡一個蘿蔔真都沒有長出來嗎?

師:那小熊種的蘿蔔在哪裡?(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小結:大家知道蘿蔔應該長在泥土裡的,覺得小熊很傻,都笑了。

(7)出示圖片八(講到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的啊),教師:小動物們在幹什麼?

師:這時小熊才知道原來蘿蔔的果實是長在泥土裡的。

師:小熊看到大蘿蔔說了句什麼話?

教師:想一想,小熊看到這麼多的蘿蔔,它的心裡感覺怎麼樣?

啟發幼兒運用“開心、高興、喜歡、驚奇、快樂、興奮、驚訝”等詞彙,表達小熊的心情。

(三)看圖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按故事情節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討論對故事中小熊的看法。

1、師:你喜歡小熊嗎?為什麼?

2、教師小結:小熊勤勞、熱情、講信用是好的,我們要向它學習,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別人請教,還做出了可笑的事情,這一點可不能向它學習。傻小熊只要勤學習、多請教,就一定能變成一隻聰明的小熊。

(五)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師:看圖說說,傻小熊種了什麼?哪些蔬菜是長在地下的?(出示圖片土豆、番薯、洋蔥、花生……)

師:小朋友,你還認識哪些植物?它們生長在哪裡?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科學區中提供生長在不同地方的植物,讓幼兒進行分類,匹配活動,如水裡有藕、菱角、地下有蘿蔔、紅薯、土豆、花生、地上有青菜、包菜、大蒜,藤架上有絲瓜、黃瓜、番茄等。

2、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種植物發那個面的圖片或圖書資料,帶到幼稚園來和同伴一起分享。

資料附錄

童話:傻小熊種蘿蔔

小傻熊拾到一包種子,他把種子撒在門前的空地上,一場春雨過後,嫩嫩的小苗鑽出來,在風中搖擺著綠色的小腦袋。

有一天,小狐狸從小傻熊門前經過,他羡慕地說:“小傻熊,你有一個好大的蘿蔔園呀,兩個月以後,你就有吃不完的蘿蔔啦!”小傻熊真開心:原來,我種了這麼一大片蘿蔔呀,小傻熊給每一個朋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蘿蔔園,請他們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兩個月過去了,小傻熊的蘿蔔園裡連一個蘿蔔也沒長出來。小傻熊急壞了,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呀?小傻熊跑到蔬菜店,買回一大堆蘿蔔,有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然後一個一個地用細線系在蘿蔔的葉子上。

朋友們來了,看著那花花綠綠的蘿蔔園,都笑了。朋友們一起拔蘿蔔,從地下拔出那麼多白白胖胖的蘿蔔,就像一群胖娃娃。

小傻熊又驚訝又歡喜:啊,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呀!

123 5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及蘊意。

2、發展幼兒初步的分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並勇於嘗試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其中蘊含的意義。

難點:發展幼兒比較分析能力,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PPT課件準備及多媒體教室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聽,這像是什麼動物發出的腳步聲?小馬來了,它還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

師:故事中有誰?老馬對小馬說了什麼?老馬讓小馬做什麼呢?(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那有誰知道磨坊是用來幹什麼的?(磨坊是用來加工麥子的地方)那小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呀?(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河水嘩嘩嘩,它心裡想到了誰?小馬心裡怎麼樣呀?(害怕,左右為難)如果你是小馬怎麼辦?

2、第二段

師:我們接著往下聽!小馬遇見了誰呀?(老牛)那小馬和老牛說了什麼呢?(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水很淺,剛沒小腿,能淌過去)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馬和老牛的對話呀,那老師做小馬,你們做老牛好嗎?(注意對話語氣)

3、第三段

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正準備過河呢,咦,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小馬正準備下河呢,突然誰來啦?(小松鼠)小松鼠來了,那小松鼠是怎樣對小馬說的呢?(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小松鼠的話!

師: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到底聽誰的?你覺得誰說的話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馬怎麼做?

4、第四段

師:故事裡的小馬是怎麼做呢?一起聽一聽。

師:老馬是怎麼和小馬說的?你仔細想過它們的話嗎?為什麼同樣一條河,老牛說淺,松鼠說深?老牛和小松鼠說的話有沒有道理呢?我們小朋友也一起動腦筋幫小馬想一想。演示圖片,觀察、比較、分析兩種動物的區別。(原來老牛因為身材比較高大,所以它覺得水很淺,小松鼠因為比較矮小,所以它覺得水很深,老牛和小松鼠它們說的話對於它們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

師:小馬明白了(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去試一試,就知道了),它又準備下河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師:那這一次小松鼠又對小馬說了什麼呀?(怎麼?你不要命啦!)那小馬它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試試吧)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勇敢)師: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得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麼深,為什麼?演示圖片,觀察、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區別。

(小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覺得河水不深也不淺。原來,在面對同一條河時,因為自身特點不同,所以它們看法也不一樣,只有試了才知道。)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涵義

師:你喜歡故事裡的小馬嗎?喜歡它什麼?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懂事、能幹、有禮貌,勇敢)

總結: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動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大膽地去試一試,我們應該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四、為老師做件事,結束活動。

123

(3)出示圖片四(講到請朋友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師:小熊在做什麼?你覺得它會在信裡寫些什麼呢?(感知小熊熱情的性格)

(4)出示圖片五(講到說話得算數啊)。

師:兩個月過去了,小熊現在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它為什麼很著急?(教師講述故事)它是怎麼想的?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小熊是一隻怎麼樣子的小熊呀?(守信用)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小熊兌現對朋友的承諾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

(5)出示圖片六(講到系在了蘿蔔的葉子上)。

(講述故事)師:小熊把這些蘿蔔幹什麼了呢?你們覺得這個方法好嗎?好在哪裡?為什麼好?(不是它自己中出來的)師:我們小朋友都說得很有道理,那我們來看看小熊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會有些什麼反應?

(6)出示圖片七(講到……都笑了)。

師:它的朋友們看到這些蘿蔔怎麼樣呀?為什麼笑了?小熊的蘿蔔地裡一個蘿蔔真都沒有長出來嗎?

師:那小熊種的蘿蔔在哪裡?(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小結:大家知道蘿蔔應該長在泥土裡的,覺得小熊很傻,都笑了。

(7)出示圖片八(講到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的啊),教師:小動物們在幹什麼?

師:這時小熊才知道原來蘿蔔的果實是長在泥土裡的。

師:小熊看到大蘿蔔說了句什麼話?

教師:想一想,小熊看到這麼多的蘿蔔,它的心裡感覺怎麼樣?

啟發幼兒運用“開心、高興、喜歡、驚奇、快樂、興奮、驚訝”等詞彙,表達小熊的心情。

(三)看圖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按故事情節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討論對故事中小熊的看法。

1、師:你喜歡小熊嗎?為什麼?

2、教師小結:小熊勤勞、熱情、講信用是好的,我們要向它學習,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別人請教,還做出了可笑的事情,這一點可不能向它學習。傻小熊只要勤學習、多請教,就一定能變成一隻聰明的小熊。

(五)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師:看圖說說,傻小熊種了什麼?哪些蔬菜是長在地下的?(出示圖片土豆、番薯、洋蔥、花生……)

師:小朋友,你還認識哪些植物?它們生長在哪裡?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科學區中提供生長在不同地方的植物,讓幼兒進行分類,匹配活動,如水裡有藕、菱角、地下有蘿蔔、紅薯、土豆、花生、地上有青菜、包菜、大蒜,藤架上有絲瓜、黃瓜、番茄等。

2、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種植物發那個面的圖片或圖書資料,帶到幼稚園來和同伴一起分享。

資料附錄

童話:傻小熊種蘿蔔

小傻熊拾到一包種子,他把種子撒在門前的空地上,一場春雨過後,嫩嫩的小苗鑽出來,在風中搖擺著綠色的小腦袋。

有一天,小狐狸從小傻熊門前經過,他羡慕地說:“小傻熊,你有一個好大的蘿蔔園呀,兩個月以後,你就有吃不完的蘿蔔啦!”小傻熊真開心:原來,我種了這麼一大片蘿蔔呀,小傻熊給每一個朋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蘿蔔園,請他們兩個月後來吃蘿蔔。

兩個月過去了,小傻熊的蘿蔔園裡連一個蘿蔔也沒長出來。小傻熊急壞了,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呀?小傻熊跑到蔬菜店,買回一大堆蘿蔔,有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然後一個一個地用細線系在蘿蔔的葉子上。

朋友們來了,看著那花花綠綠的蘿蔔園,都笑了。朋友們一起拔蘿蔔,從地下拔出那麼多白白胖胖的蘿蔔,就像一群胖娃娃。

小傻熊又驚訝又歡喜:啊,蘿蔔原來是長在地下呀!

123 5 幼稚園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及蘊意。

2、發展幼兒初步的分析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並勇於嘗試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其中蘊含的意義。

難點:發展幼兒比較分析能力,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PPT課件準備及多媒體教室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聽,這像是什麼動物發出的腳步聲?小馬來了,它還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

師:故事中有誰?老馬對小馬說了什麼?老馬讓小馬做什麼呢?(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那有誰知道磨坊是用來幹什麼的?(磨坊是用來加工麥子的地方)那小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呀?(一條小河擋住了小馬的去路)河水嘩嘩嘩,它心裡想到了誰?小馬心裡怎麼樣呀?(害怕,左右為難)如果你是小馬怎麼辦?

2、第二段

師:我們接著往下聽!小馬遇見了誰呀?(老牛)那小馬和老牛說了什麼呢?(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趟過去嗎?水很淺,剛沒小腿,能淌過去)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馬和老牛的對話呀,那老師做小馬,你們做老牛好嗎?(注意對話語氣)

3、第三段

師:小馬聽了牛伯伯的話正準備過河呢,咦,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小馬正準備下河呢,突然誰來啦?(小松鼠)小松鼠來了,那小松鼠是怎樣對小馬說的呢?(小馬,別過河,別過河,你會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裡淹死的呀)我們也來學一學小松鼠的話!

師: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到底聽誰的?你覺得誰說的話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馬怎麼做?

4、第四段

師:故事裡的小馬是怎麼做呢?一起聽一聽。

師:老馬是怎麼和小馬說的?你仔細想過它們的話嗎?為什麼同樣一條河,老牛說淺,松鼠說深?老牛和小松鼠說的話有沒有道理呢?我們小朋友也一起動腦筋幫小馬想一想。演示圖片,觀察、比較、分析兩種動物的區別。(原來老牛因為身材比較高大,所以它覺得水很淺,小松鼠因為比較矮小,所以它覺得水很深,老牛和小松鼠它們說的話對於它們自己本身是有道理的。)

師:小馬明白了(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去試一試,就知道了),它又準備下河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師:那這一次小松鼠又對小馬說了什麼呀?(怎麼?你不要命啦!)那小馬它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試試吧)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勇敢)師: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得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麼深,為什麼?演示圖片,觀察、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區別。

(小馬呢不高也不矮,所以它覺得河水不深也不淺。原來,在面對同一條河時,因為自身特點不同,所以它們看法也不一樣,只有試了才知道。)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涵義

師:你喜歡故事裡的小馬嗎?喜歡它什麼?它是一匹怎樣的小馬?(懂事、能幹、有禮貌,勇敢)

總結: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動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大膽地去試一試,我們應該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四、為老師做件事,結束活動。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