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大班科學教案: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動物, 小動物們是如此的可愛, 孩子們都喜歡什麼樣的動物呢?孩子能記得住動物的長相嗎?一到寒冷的冬天, 動物沒有衣服穿, 它們會不會很冷?

設計意圖:

小動物是孩子們樂於觀察的物件, 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常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冬天到了, 人們穿上厚厚的棉衣, 但在外面活動的小動物卻越來越少了, 它們都到哪裡去了呢?過冬去了。 怎麼過冬呀?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通過《動物過冬》這節科學活動課, 不但讓孩子們瞭解小動物生活習性的變化,

Advertisiment
還讓孩子們產生好奇。 並能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地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滿足孩子們探究小動物的的欲望。 本次活動運用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等, 克服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 提出開放性的問題, 通過觀察、探究, 以遊戲的形式, 讓孩子們做到玩中學, 學中玩, 快樂的獲得知識, 習得經驗。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不同於人類的過冬方式, 知道動物過冬主要有四種形式:

⑴貯存食物;

⑵冬眠;

⑶遷徙;

⑷換毛

2、理解詞彙:遷徙、冬眠等。

3、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4、通過遊戲模仿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1、活動前, 和家長一起收集動物過冬的圖片、圖書等活動材料。

2、讓孩子們觀看有關動物過冬的視頻。

3、活動室裡設置供孩子們躲藏或蜷縮的空間,

Advertisiment
並佈置"動物過冬方式"的背景圖。

4、安排一名孩子扮演情境中的角色。

5、小動物頭飾若干。

6、小動物圖片。

7、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7-28頁。

活動過程:

一、 以談話的形式, 引起興趣。

小朋友, 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季)冬季的天氣怎麼樣?(很冷)看一看, 你們是怎樣度過這寒冷的冬天?(戴上帽子、圍上圍巾、戴上手套、穿上棉衣、棉鞋、生上爐子、安上暖氣、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煉等)。 小朋友, 你們想一想, 小動物不會穿衣服, 那你們知道不知道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嗎?(討論)

二、 冬天來了

1、教師根據圖片, 有表情的講述小動物過冬的故事, 在講述的過程中, 教師的表演要有一種即將面臨天寒地凍境遇的緊迫感。

2、根據孩子們的回答,

Advertisiment
引導觀看有關的視頻和圖片。 激發說出故事裡的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 鼓勵大膽運用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樂, 在交流中獲得新知識。

3、提出問題討論:

(1)、大雁和小燕子用什麼方式來過冬?飛到南方去過冬, 那裡的天氣很暖和, 又有很多喜歡吃的食物。 (隨時豐富詞彙:遷徙)

(2)、哪些小動物在冬天需要換上厚厚的毛或羽毛來過冬呢?小羊、小狗、小貓、狐狸、狼;雞、鴨、鵝等

(3)、哪些小動物是靠冬眠來過冬的?如:青蛙、蛇鑽進地洞裡, 狗熊躲進樹洞裡等。 (隨時豐富詞彙:冬眠)

(4)、還有哪些動物和小松鼠一樣儲存糧食來過冬呢?如:蜜蜂、螞蟻等。

鼓勵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的想像、思考, 擴展發散性的思維, 在交流中總結出小動物們不同的過冬方式,

Advertisiment
進一步激發探究的興趣, 而且生動形象地感知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4、引導總結小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 小動物過冬主要有四種形式:

⑴貯存食物;

⑵冬眠;

⑶遷徙;

⑷換毛。

5、我們到森林裡去, 問問小動物們有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 好嗎?小動物們肯定會很高興的告訴我們, 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三、訪問小動物

1、利用佈置的"小動物過冬方式"的背景圖。

2、每個孩子戴上一個頭飾, 扮演一種小動物角色, 躲藏或蜷縮在活動室的背景圖下。

3、教師或一名孩子扮演訪問者"咚咚"敲門:"裡面住著誰呀?"孩子們回答:"我是蛇, 我住在洞裡。 ""我是大雁, 我要飛到南方去。 "等等。

4、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評價, 看看誰能學著所扮角色的口吻說的既具體又清晰。

Advertisiment

5、重複遊戲, 以鞏固小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6、把小動物的頭飾貼在"小動物過冬方式"的背景圖上, 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小結

這節科學活動課讓孩子們在觀察、探究中, 通過形象直觀的學具、視頻、角色表演等形式, 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 知道小動物幾種主要的過冬方式:

⑴貯存食物;

⑵冬眠;

⑶遷徙;

⑷換毛。

做到了在學中玩、玩中學的過程中, 快樂獲得知識, 習得經驗。

活動延伸:

把孩子們搜集的小動物圖片放在科學區, 供孩子們相互交流。

這個活動有利於孩子們認識在動物園沒有見過的動物, 使孩子們視野開闊, 積累大自然的相關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