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老鼠的魔棒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特別喜歡玩變魔術的遊戲, 他們對有魔力的東西充滿嚮往。 《小老鼠的魔棒》就是這樣一個能滿足幼兒想像、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小老鼠有根神奇的魔棒, 將魔棒指向某樣東西並念出咒語, 那樣東西就會變大或變小。 小老鼠利用這根魔棒, 不但幫助了自己, 還幫助了小夥伴。 這個故事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理解和感受。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想像力, 我以此故事為基礎設計了語言活動, 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積極參與故事創編, 充分體驗魔棒的神奇, 並感受小老鼠用魔棒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Advertisiment
以及自己創編故事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嘗試講述小老鼠使用魔棒的有趣情節。

2.體驗魔棒的神奇, 體會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創編故事結尾, 感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根"魔棒"(可用尺子或樹枝製作, 也可以直接購買);《小老鼠的魔棒》故事動畫片;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等故事角色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瞭解故事第一段, 初步感受魔棒的神奇。

1. 教師出示一根"魔棒", 引發幼兒的興趣, 引出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 你們看, 老師帶來了什麼?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小棒, 它是一根有魔力的魔棒, 你想知道這根魔棒是誰的嗎?瞧!原來它是小老鼠的魔棒啊!這根魔棒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動畫片吧。

Advertisiment

2. 播放動畫片第一段, 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

師:小老鼠帶著它的魔棒出去玩的時候, 遇到了什麼事情?

師: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 小老鼠想了什麼方法?小老鼠念了一句什麼神奇的話, 大樹就變小了?

師:小老鼠拿到帽子後又是怎麼說的?誰願意來做這只小老鼠, 拿著魔棒對大樹施施魔法, 看看大樹能不能變大變小?

教師讓幼兒拿著魔棒對大樹說"咒語", 教師通過操作課件, 配合幼兒的"咒語", 讓大樹變小或變大。

師:小老鼠的魔棒有什麼本領?

小結:小老鼠的魔棒真神奇, 只要一念咒語它就能把東西變大或者變小。

【說明】播放動畫片第一段是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第一段內容, 感受魔棒的神奇。

Advertisiment
利用課件按鈕, 讓幼兒使用魔棒嘗試學說咒語, 既形象有趣又達到了複述故事中重點對話的目的。

二、猜想故事第二段, 講述並表演故事情節。

1. 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草地)。

師:小老鼠來到了哪裡?找到了哪些好朋友?

師:(點下雨按鈕)忽然發生了什麼事情?它會想什麼辦法呢?

充分讓幼兒自由猜想。

2. 教師播放部分動畫內容, 並和幼兒合作表演該段情節。

師:小老鼠想了什麼辦法?它是怎樣念咒語的?

師:請你來當小老鼠, 我來當蘑菇, 我們倆表演一下吧。

師幼合作表演這個情節。

3. 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畫面(太陽出來了)。

師:天晴了, 太陽出來了, 小老鼠又會怎麼做呢?

幼兒講述讓蘑菇變小的咒語。

師: 我們一起來跟著小老鼠說一說吧。

Advertisiment

播放動畫片, 幼兒跟著小老鼠一起講述。

4. 完整地講述第二段故事。

師: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在草地上發生的事連起來說一說。

5.分角色表演。

師:你們看, 這兒有小老鼠、小鴨、小兔、蘑菇、太陽的頭飾, 你們想不想扮演這些小動物來表演這段故事呢?

【說明】第二段故事, 教師改變了講述形式, 只出示故事發生的背景, 讓幼兒通過猜想一起來幫小老鼠想辦法, 幫小鴨和小兔找到避雨的地方。 接下來的角色表演既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 又鞏固了故事內容。

三、創編故事結尾。

師:小老鼠玩累了, 想要回家, 走著走著,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 怎麼辦呢?

在幼兒自由預測故事的發展時, 教師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進行合理預測,

Advertisiment
如:小河邊有些什麼?小老鼠會想什麼辦法來過河?每想到一種辦法, 請幼兒來扮演小老鼠, 對著樹枝(或胡蘿蔔、樹葉)說說咒語, 教師操作課件, 讓樹枝(或胡蘿蔔、樹葉)變大, 變成樹枝橋(或胡蘿蔔橋、樹葉橋)。

師:誰能把小老鼠在小河邊發生的事講給大家聽聽?

【說明】由於有第一、二段故事的鋪墊, 大多數幼兒都能創編出小老鼠過河的辦法。 即使幼兒創編出與畫面內容缺乏聯繫的過河方法, 教師也要加以肯定。

四、給故事起名字, 完整欣賞故事。

師:你喜歡這根魔棒嗎?為什麼?

師:這根魔棒真神奇, 它幫小老鼠拿到了帽子, 把蘑菇變成傘, 還幫小老鼠過了河, 幫助小老鼠解決了許多困難, 我們來為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師:有了名字, 故事就更完整了, 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可以邊聽邊跟著說一說。

【說明】通過給故事起名字這個環節,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中心內容,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活動延伸

假如你有這根神奇的魔棒,你會用它做什麼事情呢?

【說明】這個話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因為他們都渴望有這樣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了這個有趣的話題,幼兒可以繼續創編出各式各樣精彩的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為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打破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新處理了教材。在活動的開始環節,我抓住幼兒喜歡看動畫片的心理,讓幼兒看動畫片熟悉故事的第一段內容。為了讓幼兒學說咒語,我巧妙設計了課件按鈕,只要幼兒用魔棒指著大樹說咒語,大樹就能變大或變小,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遊戲,而且在遊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魔棒咒語。學習故事的第二段時,我沒有直接講述故事內容,而是讓幼兒當主角,幫助小老鼠和小夥伴們想躲雨的方法。當幼兒看到自己想的辦法跟故事中小老鼠的方法一致時,那種開心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為了進一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準備了角色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學習故事的第三段時,我利用課件畫面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故事的多種結果,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三段故事呈現形式不同,難度是由易到難有所遞進,又層層鋪墊。這樣的故事教學,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幼兒學得主動、學得輕鬆。

附:《小老鼠的魔棒》

有一隻小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一天,小老鼠戴著它漂亮的帽子出去玩,走著走著,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拿不到帽子,怎麼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大樹說:"魔棒魔棒讓大樹變小吧。"咦,大樹真的變小了,小老鼠拿到了自己的帽子。接著它又拿著魔棒對著樹說:"魔棒魔棒讓小樹變大吧。"小樹真的變成了大樹,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來到一塊草地上,找到了小兔和小鴨做朋友。它們高高興興地在一塊兒玩耍。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它們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好著急呀,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大吧。"蘑菇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把蘑菇傘。它們躲到蘑菇傘下淋不到雨啦。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小吧。"蘑菇真的變小了,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繼續往前走,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沒有橋怎麼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對著樹枝說:"魔棒魔棒讓樹枝變大吧。"樹枝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座樹枝橋,小老鼠高高興興地過了河。

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可以邊聽邊跟著說一說。

【說明】通過給故事起名字這個環節,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中心內容,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活動延伸

假如你有這根神奇的魔棒,你會用它做什麼事情呢?

【說明】這個話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因為他們都渴望有這樣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了這個有趣的話題,幼兒可以繼續創編出各式各樣精彩的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為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打破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新處理了教材。在活動的開始環節,我抓住幼兒喜歡看動畫片的心理,讓幼兒看動畫片熟悉故事的第一段內容。為了讓幼兒學說咒語,我巧妙設計了課件按鈕,只要幼兒用魔棒指著大樹說咒語,大樹就能變大或變小,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遊戲,而且在遊戲中他們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魔棒咒語。學習故事的第二段時,我沒有直接講述故事內容,而是讓幼兒當主角,幫助小老鼠和小夥伴們想躲雨的方法。當幼兒看到自己想的辦法跟故事中小老鼠的方法一致時,那種開心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為了進一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準備了角色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學習故事的第三段時,我利用課件畫面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故事的多種結果,鼓勵幼兒大膽創編。三段故事呈現形式不同,難度是由易到難有所遞進,又層層鋪墊。這樣的故事教學,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幼兒學得主動、學得輕鬆。

附:《小老鼠的魔棒》

有一隻小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一天,小老鼠戴著它漂亮的帽子出去玩,走著走著,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把小老鼠的帽子吹到了樹頂上。小老鼠拿不到帽子,怎麼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大樹說:"魔棒魔棒讓大樹變小吧。"咦,大樹真的變小了,小老鼠拿到了自己的帽子。接著它又拿著魔棒對著樹說:"魔棒魔棒讓小樹變大吧。"小樹真的變成了大樹,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來到一塊草地上,找到了小兔和小鴨做朋友。它們高高興興地在一塊兒玩耍。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它們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好著急呀,小老鼠拿起魔棒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大吧。"蘑菇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把蘑菇傘。它們躲到蘑菇傘下淋不到雨啦。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老鼠又指著蘑菇說:"魔棒魔棒讓蘑菇變小吧。"蘑菇真的變小了,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小老鼠繼續往前走,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上沒有橋怎麼辦呢?小老鼠拿起魔棒對著樹枝說:"魔棒魔棒讓樹枝變大吧。"樹枝真的變大了,變成了一座樹枝橋,小老鼠高高興興地過了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