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中班心理安全活動:想吃麵包的小雞

設計思路:

目前, 我們中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正在開展"和朋友在一起"的階段活動, 在活動中, 老師經常鼓勵幼兒多交朋友, 學會交朋友的方法, 體驗交朋友的樂趣。 但在幼兒實際的交往過程中, 有許多"被拒絕"的情況出現。 一次非常友好的邀請, 一種想和朋友一起玩的心情, 經常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而受到挫折, 孩子們遇到這樣的交往結果之後表現各不相同, 也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處理這種情況, 因而在交往中產生矛盾, 出現負面行為。

本次活動圍繞"被拒絕"之後的該怎麼做的話題進行討論和分析,

Advertisiment
幫助幼兒瞭解被拒絕之後正確的想法和做法, 增強對交往技能的掌握。 活動設計了選擇投票和故事欣賞等活動形式, 通過小雞的經歷告訴幼兒被拒絕之後不灰心不沮喪, 找到合適的方法開解自己的情緒。

內容與要求:

1、在遊戲和討論中瞭解被拒絕之後積極的處理方法。

2、理解故事內容, 懂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是快樂的。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將小椅子分成三組擺放, 在地上用三角形、圓形、和方形進行標記。

2、教學具準備:課件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 可是朋友不同意, 拒絕了你, 你會怎麼做?

(請幼兒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 並找到相應的座位。 )選項一(三角形):我會很不高興,

Advertisiment
心裡想以後不和他做好朋友了。

選項二(圓形):我會再去找個朋友一起做這件事。

選項三(方形):我自己做這件事情。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是這樣做的, 有的小朋友是那樣做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 我們一起來聽聽, 請你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故事欣賞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小雞想要做一件什麼事?它得到朋友的幫忙了嗎?被拒絕之後, 你覺得小雞的心情怎麼樣?你認為小雞接下來會怎麼做?(請幼兒猜猜小雞的做法。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是怎麼做的。

2、教師繼續講故事"哦, 那我只好自己種麥子了--沒辦法, 小雞隻好自己磨面。 "--小雞得到朋友的幫忙了嗎?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你覺得小雞怎麼樣?

Advertisiment

教師小結:小雞很想和朋友們一起去種麥子, 澆水, 收麥子, 磨面, 可是朋友們都很忙, 沒有幫助他, 小雞很勇敢, 沒有放棄,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真是勤勞的小雞。 後來小雞吃到麵包了嗎?有沒有朋友來幫助它呢?

(教師講述故事後面一段"看著雪白的麵粉--香噴噴的氣味飄滿整個農場。 ")--誰來幫助小雞了?麵包做好了, 後來又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3、教師講述故事"聞到

--小雞會跟朋友們一起分享麵包嗎?"--你認為小雞會跟朋友們一起分享麵包嗎?(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幼兒選擇:認為分享的站起來, 不分享的坐下來。

揭曉答案:大家一起分享麵包。

--討論:為什麼小雞要和朋友們一起分享麵包呢?

教師小結:因為和大家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三、再次遊戲選擇

--聽了這個故事之後, 請你再來做一做剛才我們做過的那個遊戲, 你的想法有變化了嗎?

--出示題目: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 可是朋友不同意, 拒絕了你, 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結:和朋友在一起是快樂的, 開心的, 有時候會和朋友發生一些矛盾, 有時候我們也會生氣, 老師相信我的孩子們一定能正確對待, 讓交朋友這件事變得很簡單, 很順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