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升小事情多 家長選小學必看的8原則

春節前夕, 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 再次明確了“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

《意見》指出, “小升初”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招生方式採取單校劃片(即一所初中對口片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入學), 和多校劃片(即多所初中劃定同一招生範圍)兩種方式。

對於幼升小的家長, 是否擇校、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對於孩子的上學之路影響深遠。 “幼升小”逐漸提上日程, 以下是一位“過來人”家長總結的擇校原則, 供大家參考。

法則一:特色原則

與中學相比,

Advertisiment
小學的特色相對多樣。 有的小學是歷史比較悠久的老牌名校;還有一些高校的附屬小學, 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的小學以英語為特色;有的小學以生本教育為特色;還有的小學以體育、音樂、琴類等為特色。 家長在選擇特色小學時, 要結合自己的期望和小孩的興趣, 盡可能讓孩子的天分得到盡情舒展。

法則二:快樂原則

小學是一個孩子身心打基礎的階段, 從這個意義上說, 小學對一個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作用, 它奠定了孩子的學科基礎、學習方法基礎、思維方式基礎、身體技能基礎等。

選擇小學很重要, 但不能為了這個重要性而使孩子健康受損, 或剝奪孩子的快樂。 教育專家認為, 家長不能用厚望代替孩子自主的權利,

Advertisiment
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因為競爭而剝奪孩子的健康快樂,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享受當下的快樂。 因此, 選擇小學, 快樂第一。

法則三:氛圍原則

小學所需要學習的都是一些基礎學科知識, 難度不大, 這使得學生成績的差距不大, 大家都是八九十分。 學生只要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等生。 這一點, 小學與初中、高中階段截然不同。

選擇小學, 學習氛圍更為重要。 名校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 相對于普通小學更大, 學生所需要承擔的壓力也隨之增加。 因此, 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 選擇學校。 “與名校相比, 一些普通小學儘管沒有太好的硬體和聲譽度, 但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育兒專家認為,

Advertisiment
“在普通學校裡面競爭沒有那麼大, 可能對於一些學生來說, 學習起來會更加的輕鬆、愉快。 這些學校裡面也有不少成績優秀的學生, 而且不亞於一些名校。 ”

法則四:親近原則

許多家長找名校, 都希望與學校領導或班主任搭上關係, 如果原先就是熟人, 或攀上老鄉, 那么小孩在上學期間無形中將獲得更大的受益, 得到更多的幫助。

一位姓余的家長表示, 他家住同和, 原在附近一所小學就近讀書, 後來轉學進了較遠一點的另一所小學。 余家長表示, 由於跟學校領導和數學老師都認識, 交情還好, 小孩因此獲得很多比賽的機會, 上學期間得到很多關照, 看管也更嚴。

法則五:沾光原則

小學是按地段入學, 每個地段的人口特徵不同,

Advertisiment
學校的生源結構就不同。 有些小學的地段是城中村, 那麼學生來源多以“城中村的村民”為主。 有些小學臨近政府機關, 那麼學生多是公務員子女。 還有的小學地處社區樓盤裡, 是地產商引進外面的優質教育資源創辦的“名校辦民校”, 這類學校由於有名校的資源, 也會吸引部分周邊樓盤的家長前來報讀。

對於一些高收費的貴族學校或國際學校, 由於學生家庭非富即貴, 一部分家長認為選擇這樣的小學, 一是可以從小建立非凡的同學圈子, 二是可以為以後的發展“沾光”。 這也是一種選擇小學的方式。

法則六:升學原則

在一些家長眼裡, 小學上名校是為了順利升入名牌初中。 尤其是實行對口直升的區域, 家長更是要及時瞭解小升初的策略。

Advertisiment

有一些區, 現在的升學政策是對口直升, 這個時候, 家長要留意一下, 看它對口哪一間初中。 有關人士提醒, 如果家長很在意孩子的初中就讀哪個學校的話, 你要提前瞭解清楚, 不見 得名牌小學對口直升的中學就是名牌初中。

法則七:發展原則

家長選擇小學, 有時並非完全是為了小孩本人, 也有可能是為了家長自身發展的需求而主動擇校。

有一位姓黎的媽媽, 小孩在學校上學一兩年就要進行一次轉校, 而轉校的目的完全不是為了孩子, 而是因為家長本人是做保險的, 希望通過孩子的轉校, 參加不同學校的家長委員會, 認識一批家長, 拓展自己的客戶資源。 這種動機不純、利益導向的擇校行為, 雖是少數人使用的方法,但卻容易傷及孩子。

法則八:多元原則

家長都希望上名校,但什麼學校是名校則難以說清。小學應該做好三種教育、培養三種能力。這三種教育分別是素質、德育、興趣,而三種能力分別是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選擇小學,應該從這三種教育和三種能力來綜合考察。

一個好學校需要從三個方面來鑒別,第一是素質教育,第二是能力教育,第三是學科教育。好小學是“三合一”的教育,如果只注重學業的培養而忽略了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那麼這種學校就不是好學校。

雖是少數人使用的方法,但卻容易傷及孩子。

法則八:多元原則

家長都希望上名校,但什麼學校是名校則難以說清。小學應該做好三種教育、培養三種能力。這三種教育分別是素質、德育、興趣,而三種能力分別是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選擇小學,應該從這三種教育和三種能力來綜合考察。

一個好學校需要從三個方面來鑒別,第一是素質教育,第二是能力教育,第三是學科教育。好小學是“三合一”的教育,如果只注重學業的培養而忽略了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那麼這種學校就不是好學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