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自我控制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從前, 有個壞脾氣的小男孩。 一天, 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 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 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 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的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 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 ”經過一段時間, 小男孩終於把所有的釘子都拔下來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 對小男孩說:“兒子, 你做得很好。 但是, 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 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 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
Advertisiment
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子一樣, 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疤痕。 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 然後再拔出來。 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 那傷口永遠都會存在。 ”

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和沒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大不一樣, 在行為上有明顯的差異。 前者管得住自己, 不胡鬧, 不亂發脾氣, 做事情有始有終, 天真活潑而又不失教養, 在一些小事上也顯現出認真、仔細的態度;而後者以自我為中心, 經常哭鬧, 做事情虎頭蛇尾, 像小貓釣魚那樣三心二意, 怕苦怕累, 依賴性強, 事情也往往做不好。

幼兒自我控制的發展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道德品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的一生是短暫而漫長的,

Advertisiment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 難免會碰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無法控制的情形。 因此, 教師和家長在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 不僅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面對挫折的心態, 理解和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還要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不怕失敗, 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 做好應對挫折的準備。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 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 幼兒在社會交往和認識活動中已明顯表現出自製能力和堅持性的品質。 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幼兒能夠克服外界因素以及個人情緒的影響, 遵守集體生活規律、遊戲規則, 遵照學習要求, 能為集體和他人利益, 約束自己的行為、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