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幼兒的“壞”表現新解

幼兒的“壞”表現新解

“壞”表現一——磨磨蹭蹭
當大人急著出門的時候, 幼兒卻總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 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 小家伙不斷被路邊的小蝸牛吸引, 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鐘。
換個角度看看:首先我們應該知道5歲以下的幼兒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然后我們應該為他樂于探索世界而高興。 ”
該怎么做?如果是非常著急的事情, 你就可以直接告訴幼兒你們在趕時間, 然后給他一分鐘, 讓他和他正熱衷的事情先告個別。 如果你一分鐘都等不了, 一定要馬上把他帶走的話, 請向他道個歉。 如果你并不著急,

Advertisiment
那么不如放松心情, 和幼兒一起游手好閑一會兒。

“壞”表現二——頻繁開關燈
三歲的幼兒把電燈開開關關50次以上了還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你的神經已經比電燈泡還要脆弱了。 而在一天以前, 他故意把奶嘴扔到地上33次。
換個角度看看:其實孩子是在探詢某些規律:他發現開關朝上, 燈就亮了, 朝下, 燈就關了;他想知道第34次扔奶嘴之后, 你還會不會幫他撿。
該怎么做?對于探究開關的幼兒, 你要么把他從開關前帶走, 要么讓他安心探索直到他弄明白, 甚至厭煩了為止, 反正從那以后, 他就不會對碰電燈開關產生興趣了。 至于愛玩奶嘴的幼兒, 不妨和他一起玩, 直到他厭煩。 如果你沒有興趣和他玩, 那么撿起奶嘴不要還給他好了,
Advertisiment
但是也不要責罵他。

“壞”表現三——在墻上畫畫
孩子們似乎對潔白的墻壁情有獨鐘, 最喜歡在那里施展他們的繪畫才能。
換個角度看看:在墻壁上創作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感覺, 而且孩子會認為他的行為沒有傷害到任何人。
該怎么做?如果你不反對孩子成為墻頭藝術家, 可以房間里貼上一層比較厚的白紙, 比如掛歷的背面, 或者美術商店的素描紙, 這樣他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作畫了。 如果你確實不想讓家里變成兒童美術展, 放眼望去全是孩子的即興創作, 你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一塊畫畫的區域, 或者給他提供一個圖畫架, 讓他感受一下像畫家那樣站著發揮靈感及創作的感覺。 如果孩子喜歡畫畫,
Advertisiment
而且很有創造力, 最好把他的作品掛在家里的墻上, 給他一種成就感。

“壞”表現四——把媽媽當作出氣筒
3~6歲的幼兒每到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對媽媽發脾氣, 罵媽媽是“傻瓜”, 甚至用小拳頭敲在媽媽身上, 以示不滿。
換個角度看看:雖然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但是這種情緒發泄的方式只能說明幼兒對媽媽非常信任和依賴。 因為孩子即使再生氣, 也不會罵幼兒園老師或鄰居是傻瓜, 而即使他打媽媽, 媽媽也會愛他。
該怎么做?立即對孩子說臟話和拳腳相加的行為表明自己的態度:“媽媽不喜歡聽你這么說話”, “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 多講自己的感受, 不要過多指責, 也不要表現得過分生氣, 更不要因此責罰孩子。
當我們習慣了對孩子的行為“另眼”看待之后,
Advertisiment
就會發現很多“壞”行為并不都很糟糕, 這里面還有很多足以讓你欣喜或自豪的舉動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