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接種疫苗後常見反應

接種疫苗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是有益的, 但是爸媽須知道, 在幼兒接種疫苗後, 一般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反應或全身反應, 但有些反應是正常的, 媽媽不必過度擔心。 疫苗接種後 爸媽如何護理

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見反應

多數情況下, 一些人接種疫苗後會引起發熱、注射局部紅腫、疼痛或出現硬結等炎症反應, 我們稱這類反應為一般反應, 也叫正常反應。

反應1:局部紅、腫、熱、痛

代表疫苗:注射類疫苗

幾乎每種經注射接種的疫苗都可能引起這種局部反應。 其中比較明顯的如破傷風疫苗, 還可能同時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注射部位有瘙癢感等反應。

Advertisiment
這些局部反應一般都比較輕微, 大多在兩三天后自行消退。

處理方法:用清潔毛巾熱敷注射部位, 可以減輕疼痛感和不適感。 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 以免引起繼發感染。 如果接種疫苗部位的紅、腫、熱、痛持續性加劇, 局部淋巴結明顯腫大、疼痛, 說明有可能出現繼發性☆禁☆感染, 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反應2:發熱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腦膜炎、甲肝等疫苗

這種發熱一般在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內出現, 發熱的同時還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煩躁和周身不適等全身反應, 少數寶寶還可能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一般寶寶的體溫都在38.5℃以下, 持續1~2天。

Advertisiment

處理方法:如果發熱在38.5℃以下, 寶寶沒有其他明顯不適, 就不必進行特殊處理, 讓寶寶多喝水, 多休息, 一般1~2天內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如果體溫超過38.5℃, 同時還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症狀, 或體溫2天后持續不退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異常反應

一般少見, 主要是暈厥, 多發生在空腹、精神緊張狀態中進行注射者。 此時應讓小兒立即平臥, 保持安靜, 可以給熱開水或者熱糖水喝, 一般不需使用藥物, 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 在3~5分鐘內仍不見好轉者, 應立即送附近醫療單位搶救治療。

在接種疫苗後,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免疫反應, 這就需要爸媽根據症狀做及時有效的處理, 細心觀察和照料, 若有異常,

Advertisiment
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