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嘔吐怎麼回事

嘔吐是人體的一種反射動作, 當延腦的嘔吐中樞接受來自腸胃道、耳前前庭——視覺、大腦皮質或血液、腦脊髓液中的物質刺激時, 即可引起嘔吐。 嘔吐雖然是一種胃腸道症狀, 但有時也是其他疾病的症狀或先兆, 如喉嚨發炎、中耳炎、神經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泌尿道感染等也可能引起嘔吐。

幼兒嘔吐的原因;幼兒嘔吐的原因與新生兒、嬰兒有較大的區別, 因先天性異常疾病而造成嘔吐的案例已變少, 嘔吐原因較多來自於感染性疾病, 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腸炎、腸套疊、腸梗阻、肝炎、闌尾炎、胰腺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由於顱內感染,

Advertisiment
腫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顱內壓增高時, 均可發生嘔吐, 如腦膜炎、腦炎、腦膿腫、腦腫瘤、硬腦膜下出血等, 但這種嘔吐性質為噴射性嘔吐。

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遇到剌激容易發生過強反應, 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會引起嘔吐, 但在小兒卻容易發生嘔吐, 如呼吸道感染、敗血症等。

週期性嘔吐;這是一種反復發作、陣發性的嘔吐, 亦成為自體中毒症。 主要是由於精神負擔及身體疲勞過度, 使調節內臟的自律神經不穩定或代謝紊亂而引起的。 好發於2~4歲的小兒, 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發作。

神經性嘔吐症;屬於慢性嘔吐, 常見於2~6歲、比較神經質或脾氣大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往往會因一點點小事就會想吐, 屬於心理性的嘔吐。 例如媽媽老是逼迫寶寶進食, 造成他看到食物就會想嘔吐。 此類的嘔吐並沒什麼好擔心的, 父母改變一下照顧孩子的方法就可以了。

藥物反應;紅黴素易引起胃部不適和嘔吐, 多動症小兒服用呱醋甲酯(利他林)也可出現噁心、嘔吐。 其他因素;美尼爾綜合征有眩暈和嘔吐;中毒後也會嘔吐, 但這種嘔吐可排出毒物, 對人體有保護作用。

幼兒嘔吐的居家護理;維持呼吸道暢通;寶寶嘔吐厲害時, 嘔吐物可能從鼻腔噴出, 爸媽應立即將鼻腔中的異物清除, 保持呼吸道暢通。 若嘔吐發生在寶寶直立或臥床時, 可以先讓他的身體向前傾或維持側臥的姿勢,

Advertisiment
讓嘔吐物易於流出, 不致讓寶寶吸入, 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保持口腔清潔;嘔吐之後, 會有一些胃酸及未消化的食物殘留在口腔中, 難聞的味道會使寶寶不舒服而更想嘔吐。 較小的寶寶, 父母可以濕紗布蘸溫水來清潔口腔, 而較大的寶寶, 可以用溫開水漱口, 以保持口腔清潔。

短暫禁食;往往父母因為看到小孩嘔吐, 就擔心孩子體內養分缺乏, 所以嘔吐後就急著餵食, 結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嘔吐(可能吐出來的比吃進去的還多)嘔吐後的處理應是先暫時禁食4~6小時, 包括開水、牛奶等。 若寶寶吵著要喝水, 可以將棉花棒蘸水濕潤口腔, 大寶寶則可以給予棒棒糖。 當症狀改善, 寶寶較舒服時, 再給予多次少量的電解質液。

Advertisiment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輕的嘔吐對健康影響不大, 無須治療;重的嘔吐不僅吐出大量水分, 而且吐掉電解質, 出現脫水和酸堿失衡的症狀, 必須作緊急處理。 若無明顯噁心、嘔吐、腹脹情形, 可給予清淡食物(如稀飯、乾飯、麵包、饅頭), 但應避免乳製品、油膩飲食(這類食物會引起胃脹或噁心感)兩三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