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入園適應期:建立安全感最重要

9月份, 又一批孩子從父母的羽翼下走進幼稚園。 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由家庭到幼稚園的環境轉換呢?
孩子初次離開家長的懷抱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家長、孩子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不適應。 家長擔心:“孩子會喜歡這個新環境嗎?老師會關注我的孩子嗎?”孩子擔心:“爸爸、媽媽把我單獨放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 是不要我了嗎?是不愛我了嗎?這裡的人會不會欺負我?”
這就是家長、幼稚園老師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讓孩子有安全感。
孩子上幼稚園以前, 幼稚園和家庭、老師和家長、孩子和孩子之間都沒有接觸過,
Advertisiment
所有的印象和感覺都來自於一面之緣。 在這種情況下, 把孩子交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由陌生人來看護, 作為家長難免有些不放心。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一, 需要時間磨合,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周;
第二, 需要教師有很大的耐心和愛心對待因為第一次離家而哭鬧的孩子;
第三, 需要給孩子行動和空間的自由;
第四, 需要家長的配合。
幼稚園方面會給家長一個承諾:每個孩子都是寶貝, 老師會盡最大的努力愛孩子、保護孩子、照顧孩子;靠大環境來吸引孩子, 讓孩子喜歡幼稚園。 孩子入園第一天, 會有新奇感, 所以可能願意來幼稚園。 第二天, 孩子發現在新環境中家長不在身邊, 而且不像家裡一樣無拘無束、以自己為中心了,
Advertisiment
會感到拘束和不安。 善於發洩的孩子就會哭, 不善於發洩的孩子就會隱忍, 到了晚上會有驚夢。 第三天就不樂意去了, 或者去了之後會找一個覺得“對眼”的老師黏著、纏著、哭著索求愛。 這樣的情況會一直持續到週五, 但因為週末又會反復。 第二周前兩天的堅持入園會讓孩子發現:幼稚園是必須要上的, 老師是愛自己的, 幼稚園的活動挺好玩的。 所以週三時, 他們就會調整自己來適應幼稚園的生活了。 兩周時間過去, 孩子的分離焦慮基本度過, 安全感基本建立。
孩子的適應歷程是這樣的, 那麼家長要做的配合是哪些呢?
信任老師。 信任帶來放鬆。 家長放鬆, 孩子才能更好地放鬆自己。 如果家長還有焦慮情緒,
Advertisiment
就給老師打電話, 把自己的心情和擔心的事說出來, 這樣就會好得多。 讓孩子感覺到父親或母親就在身邊。 讓孩子知道父親或母親一天的流程, 知道父親或母親送他、回家或工作、放學後再來接, 這樣孩子就會安心, 知道家長雖然不在眼前, 但是一直關注著自己。 入園前, 家長要告訴孩子:“我送你入園後要去工作。 在工作時, 我會一直想著你, 一直愛著你, 趕緊把自己的工作做完, 然後在你吃完第三頓飯後就來接你一起回家。 ”入園後, 不要因為孩子哭就拖延時間, 或“不哭的話, 來接時給你帶糖(或孩子想要的東西)”, 這樣會讓孩子一天都處於等待和期盼中, 時間會更難熬。 更不要趁孩子不注意不打招呼悄悄地溜走,
Advertisiment
這樣會讓孩子有種被遺棄的感覺。 要果斷乾脆地和孩子道別, 讓孩子明白你去幹什麼。 晚上回家以後, 要高品質地陪伴孩子, 多用肢體語言和語言來向孩子表達“爸爸媽媽都愛你”!
總之, 孩子從家庭到幼稚園有一個短暫的、痛苦的過程。 只要家庭和幼稚園配合好, 互相信任, 這個過程並不難度過, 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很容易建立起來。
(兼職編輯:李穎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