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幼兒入園準備不完全手冊

兩歲的小寶寶們, 今年9月1日就要去幼稚園上學了, 從家庭到幼稚園, 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可入園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 就像是一場戰爭。 孩子“衝鋒陷陣”, 家長則暗自擔心———孩子是否適應幼稚園的生活?老師會不會喜歡他?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處?會不會被欺負等。 怎樣才能讓孩子開開心心地上學, 在進幼稚園之前, 作為父母應該作好哪些準備?寶寶在入園之初會有哪些不適應的狀況?學校會安排怎樣的課程和活動來迎接新生的到來?年輕的爸爸媽媽恐怕正為此思前想後吧。 晨報專訪了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幼稚園王順妹園長和徐匯區果果幼稚園黃蓉園長,
Advertisiment
讓他們來為新入園的寶寶們做專業而又貼心的提醒。

【家長準備攻略】

作積極暗示與老師密切配合

首先, 家長不要作消極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 過兩天就送你去幼稚園。 ”

不利暗示二:“這兩天讓寶寶多玩玩吧, 過幾天就要到幼稚園裡去收骨頭了。 ”

有的家長在送孩子入園前, 經常會在孩子耳邊吹這樣的風或無意中這樣說, 但這樣的言語對孩子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 在孩子意識中會認為幼稚園就是懲罰自己的地方, 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在入園前就產生抵觸情緒。

而積極的心理暗示是相當重要的, 華師大幼稚園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小範圍調查,

Advertisiment
向一些剛入園就特別能適應幼稚園生活、不哭不鬧的孩子家長作了一些諮詢, 發現這些家長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就是在入園之前都曾經說過鼓勵性質的話, 比如有的家長告訴孩子:“寶寶這幾天真乖, 我們過兩天到幼稚園去”, 或者告訴孩子“幼稚園裡也有許多跟你一樣乖的好寶寶, 我們去找他們玩好不好啊?”之類的話。 這樣的鼓勵對孩子有很積極的影響。

其次, 要帶孩子熟悉環境, 減少焦慮。

建議家長在入園前, 可以帶著孩子到所就讀的幼稚園附近散步活動, 如果幼稚園允許, 還可以到園中的活動場地進行玩耍, 暗示孩子“這裡有許多好玩的”, “以後要做幼稚園的好寶寶”等, 這樣孩子正式入園時, 就會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應感。

Advertisiment

第三, 重視老師入園前的家訪。

很多幼稚園在孩子入園前都會安排老師上門家訪, 這是家長、孩子與老師溝通的好機會。 家長一定要安排出時間, 並且一定要讓孩子在家, 讓孩子儘早地認識老師。 果果幼稚園要求家訪的老師要瞭解比如孩子睡眠時間的長短、睡覺時有沒有特別喜歡抱的東西、是否仍在使用尿布等, 此時家長儘管暢所欲言。

第四, 充分信任幼稚園的教育, 以緩解孩子焦慮的情緒。

孩子剛到幼稚園一定會經歷一段適應期, 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園還很開心, 可是第二、三天就哭著鬧著不想去上學了。 其實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孩子第一天還比較有新鮮感, 等到接下來幾天“反應過來”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Advertisiment
那肯定是要哭鬧的。 這個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有過多的猜測, 而是要儘量相信幼稚園, 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幼稚園的喜歡, 這樣孩子慢慢也會喜歡幼稚園、喜歡老師的。

【特別提醒】

★要學會“狠心”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後, 聽到孩子哭鬧聲很不放心, 便躲在牆角、門後、窗外看, 還有的中途來看望, 這樣孩子的哭鬧時間會延長、次數會增多。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否則, 孩子就會知道只要哭鬧就可以不去上幼稚園了。

★新生入園宜早接

剛入園的幼兒特別希望家長早點來接, 體驗與家長團聚的欣慰, 否則, 孩子會產生孤獨、失落、甚至有被人遺忘的感覺, 使孩子更怕上幼稚園。

Advertisiment

【寶寶適應攻略】

寶寶可能會有的2種不適應情況

-情況1 怕見陌生人和陌生環境

[案例]

明明和小雲剛進幼稚園時, 都有一些“反常”。 明明很容易大吵大鬧, 哭得天昏地暗, 小雲卻是太安靜了, 以前在家裡很喜歡玩的遊戲, 也不感興趣了, 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裡, 若有所思的樣子。

[對策]

大多數孩子見到陌生人和陌生環境, 通常會不適應, 但是反應出來的行為可能會相差很大。 有的孩子大哭大鬧, 情緒激動, 有些孩子則顯得異常安靜。 對於情緒激動的孩子, 老師和家長會格外重視, 及時地去滿足他們的要求。 但是對於異常安靜的孩子, 家長和老師往往會忽略, 以為孩子“很聽話”就不加以重視。 其實, 這樣的“乖”孩子, 往往也是不適應陌生環境的, 只是因為知道“即使哭鬧,爸爸媽媽還是會送自己上幼稚園的”,就停止了“反抗”,但是心裡還是不開心的,還是害怕陌生環境,如果再受到忽略,對於心理的成長就想當不利。因此老師和家長對於異常安靜的孩子要格外關注。

-情況2

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易生病

[案例]

圓圓平時在家裡睡覺吃飯都特別香,但是剛上了幼稚園就徹底改變了。一到午睡時間就哭鬧,胃口也很不好,飯量不足平時的二分之一,而且沒幾天就發熱生病了。

[對策]

孩子睡覺時防範意識特別強,尤其是換了陌生的環境,沒有家長在身邊哄著,睡前特別容易哭鬧,也就是平時常說的“作覺”。同時,由於幼稚園飯菜和家裡的口味有所差別,而且取消了餵養方式,所以孩子在幼稚園往往吃得很少,甚至不吃。這在一開始階段都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孩子不想午睡,幼稚園的老師一般會輕輕撫摸孩子的額頭,讓孩子安靜下來直到入眠。至於孩子吃得不多,家長可以準備一些食品讓孩子帶去幼稚園,當寶寶從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小環境進入到集體的大環境後,他的飲食起居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生理上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寶寶接觸的小朋友多了,環境複雜了,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數就會相應增多。但是寶寶的身體對各種接觸到的病原體也會產生抗體,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會逐漸增強。

【媽媽實戰經驗】

我與孩子有個約定

點點媽(孩子去年入園):為了讓孩子愉快地走進幼稚園,前半年,我就抓住一切機會向兒子灌輸:小朋友都應該上幼稚園。玩耍中遇到鄰居家孩子從幼稚園回來,總忘不了誇獎幾句:“真是好孩子,都上幼稚園了。”為了引起孩子興趣,一次次地帶孩子到幼稚園“體驗生活”,當孩子玩在興頭時,我就抱上他回家,並保證下回還來玩。僅僅讓孩子有了願望當然不夠,還要告訴他“實情”。我反復地向兒子說明“寶寶上了幼稚園就要自己吃飯。媽媽上班,點點自己與老師和小朋友們在一起。”“點點一天都不回家,自己睡覺,媽媽下班後才去接寶寶。”……

9月1日這天,我決定不去送孩子,但卻早早去接他,到了時間進去發現,兒子背沖門坐在後面,看見媽媽,竟似渾然不覺。“點點!”我喚他,兒子依然老老實實地坐在小凳上,“點點!”我一陣心痛,張開雙臂快步過去,點點才站起來,撲到我懷裡叫了聲“媽媽!”我抱起他,兒子緊緊地摟住我,小臉用力地貼住我的臉。許久,方用小手捧起我的臉認真看看,送給我燦爛一笑。我沒有馬上帶孩子離開,而是給他鼓勵,堅定他上幼稚園的決心。於是,便抱上他向老師詢問。老師介紹說,他是自己吃的飯,有事知道跟老師說,就是午睡時哭了一下。我忙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你了吧,明天點點睡覺時也不哭,對嗎?”兒子認真地點點頭。

兒子入園1個多月後,每天都高高興興地離家,還主動向老師問好。

把孩子交給像媽媽的老師

欣欣媽:女兒2歲半時,我們把她送進了一所一級幼稚園,說實話,送孩子去幼稚園時,我的確有一些擔心。但我希望孩子去幼稚園過一過集體生活,多學一些知識,我更希望她在幼稚園生活快樂。

每天早上,老師都在教室門口等著孩子們,主動先與孩子打招呼問好。對一些不肯與父母告別而哭鬧的孩子,老師就一個個抱起來安慰,“寶寶乖、寶寶親”地哄著勸著。我女兒就是其中的一個。女兒上的是小小班,班裡共配備了3個老師,兩個管教學,一個管生活。女兒上幼稚園之前,我還擔心她的大小便問題,怕她不敢與老師說,專門在家訓練了幾天。後來,事實證明,我的這一擔心也是不必要的。女兒天天在幼稚園大便,卻從未弄髒過衣褲。

女兒每天回家我都要問她:“今天在幼稚園高興不高興?”她每次都痛快地回答:“高興!”其實不用問也能看出來,她每天回家後總是哼哼唱唱的,唱老師教的童謠,玩老師教的遊戲。我問女兒:“幼稚園的老師好不好?”女兒說:“好!”我問她怎麼好,她想了想說:“老師像媽媽。”把孩子交給像媽媽的老師,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只是因為知道“即使哭鬧,爸爸媽媽還是會送自己上幼稚園的”,就停止了“反抗”,但是心裡還是不開心的,還是害怕陌生環境,如果再受到忽略,對於心理的成長就想當不利。因此老師和家長對於異常安靜的孩子要格外關注。

-情況2

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易生病

[案例]

圓圓平時在家裡睡覺吃飯都特別香,但是剛上了幼稚園就徹底改變了。一到午睡時間就哭鬧,胃口也很不好,飯量不足平時的二分之一,而且沒幾天就發熱生病了。

[對策]

孩子睡覺時防範意識特別強,尤其是換了陌生的環境,沒有家長在身邊哄著,睡前特別容易哭鬧,也就是平時常說的“作覺”。同時,由於幼稚園飯菜和家裡的口味有所差別,而且取消了餵養方式,所以孩子在幼稚園往往吃得很少,甚至不吃。這在一開始階段都是很正常的。一般來說,孩子不想午睡,幼稚園的老師一般會輕輕撫摸孩子的額頭,讓孩子安靜下來直到入眠。至於孩子吃得不多,家長可以準備一些食品讓孩子帶去幼稚園,當寶寶從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小環境進入到集體的大環境後,他的飲食起居習慣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生理上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寶寶接觸的小朋友多了,環境複雜了,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數就會相應增多。但是寶寶的身體對各種接觸到的病原體也會產生抗體,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會逐漸增強。

【媽媽實戰經驗】

我與孩子有個約定

點點媽(孩子去年入園):為了讓孩子愉快地走進幼稚園,前半年,我就抓住一切機會向兒子灌輸:小朋友都應該上幼稚園。玩耍中遇到鄰居家孩子從幼稚園回來,總忘不了誇獎幾句:“真是好孩子,都上幼稚園了。”為了引起孩子興趣,一次次地帶孩子到幼稚園“體驗生活”,當孩子玩在興頭時,我就抱上他回家,並保證下回還來玩。僅僅讓孩子有了願望當然不夠,還要告訴他“實情”。我反復地向兒子說明“寶寶上了幼稚園就要自己吃飯。媽媽上班,點點自己與老師和小朋友們在一起。”“點點一天都不回家,自己睡覺,媽媽下班後才去接寶寶。”……

9月1日這天,我決定不去送孩子,但卻早早去接他,到了時間進去發現,兒子背沖門坐在後面,看見媽媽,竟似渾然不覺。“點點!”我喚他,兒子依然老老實實地坐在小凳上,“點點!”我一陣心痛,張開雙臂快步過去,點點才站起來,撲到我懷裡叫了聲“媽媽!”我抱起他,兒子緊緊地摟住我,小臉用力地貼住我的臉。許久,方用小手捧起我的臉認真看看,送給我燦爛一笑。我沒有馬上帶孩子離開,而是給他鼓勵,堅定他上幼稚園的決心。於是,便抱上他向老師詢問。老師介紹說,他是自己吃的飯,有事知道跟老師說,就是午睡時哭了一下。我忙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你了吧,明天點點睡覺時也不哭,對嗎?”兒子認真地點點頭。

兒子入園1個多月後,每天都高高興興地離家,還主動向老師問好。

把孩子交給像媽媽的老師

欣欣媽:女兒2歲半時,我們把她送進了一所一級幼稚園,說實話,送孩子去幼稚園時,我的確有一些擔心。但我希望孩子去幼稚園過一過集體生活,多學一些知識,我更希望她在幼稚園生活快樂。

每天早上,老師都在教室門口等著孩子們,主動先與孩子打招呼問好。對一些不肯與父母告別而哭鬧的孩子,老師就一個個抱起來安慰,“寶寶乖、寶寶親”地哄著勸著。我女兒就是其中的一個。女兒上的是小小班,班裡共配備了3個老師,兩個管教學,一個管生活。女兒上幼稚園之前,我還擔心她的大小便問題,怕她不敢與老師說,專門在家訓練了幾天。後來,事實證明,我的這一擔心也是不必要的。女兒天天在幼稚園大便,卻從未弄髒過衣褲。

女兒每天回家我都要問她:“今天在幼稚園高興不高興?”她每次都痛快地回答:“高興!”其實不用問也能看出來,她每天回家後總是哼哼唱唱的,唱老師教的童謠,玩老師教的遊戲。我問女兒:“幼稚園的老師好不好?”女兒說:“好!”我問她怎麼好,她想了想說:“老師像媽媽。”把孩子交給像媽媽的老師,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