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不容忽視的心理因素

在孩子的內心裡, 很容易產生一種假想的景象, 比如一隻旋鈕變成了一匹駿馬, 一張椅子變成了寶座, 一顆石子變成了一架飛機, 他們看著手中的玩具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 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 思緒四處遊蕩, 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

一位營養專家的診所裡, 有幾名6個月以上的孩子出現了各種生理失調症狀, 經過反復觀察和研究之後終於發現, 這些生理失調的背後存在著不容忽視心理因素。 這些6個月以上的孩子們得了一種叫做“缺乏心靈營養而引起的倦怠”的疾病。

於是, 營養專家打算讓這些孩子的心靈快樂起來,

Advertisiment
他給他們提供娛樂和消遣的環境, 不再讓他們像以前那樣孤獨地一個人呆著, 每隔幾天就把這些孩子帶到不同的地方去玩耍。 就這樣, 沒過多久這些孩子們都恢復了健康。

從這位專家的實驗中,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到1歲的兒童能夠對他周圍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印象, 並能從眾多的印象中學會區分它們。 當孩子找不到可以關注的物件時, 他就會游離不定、坐立不安地到處亂動。 就算著手做一件事, 但過不了多久就丟下, 因為他們的心思分散在許多不同的事情上, 無法長時間地集中在他不感興趣的東西上。 心理學家通常把這種狀態稱為“心理神遊”。

一種真相往往被人所忽視,

Advertisiment
即孩子需要兩種“食物”才能健康生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然而, 在現實生活中, 父母往往只注重在物質上滿足孩子, 與此同時, 孩子的精神卻始終處於“饑餓”狀態。

如果父母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成長環境, 我們將看到孩子們會很快集中精力、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幻想情緒也就隨即消失了, 無目的的“神遊”變得有方向了, 他們的四肢也會成為思想的工具, 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 更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