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寶寶走出入園生病的怪圈

又到了開始為孩子考慮入託的時候了, 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入園, 更要選擇一所合適的幼稚園, 這些都是讓父母們頗費腦筋的問題, 除此之外, 父母們最擔心的還孩子“陷入”一入園就生病的怪圈。

有很多媽媽反映, 孩子平時在家裡身體很好, 養到2、3歲都沒生過什麼病, 可一進幼稚園就不對勁了, 沒完沒了地生病, 嚴重的甚至每個月都得往醫院跑, 難道這真的是孩子適應幼稚園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麼?有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們擺脫這個怪圈呢?

方法肯定有!

·養成好習慣, 減少染病的幾率

在入託之前,

Advertisiment
孩子大都是單獨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 交叉感染的機會少, 孩子受關注的程度高, 這些都是減少生病的原因, 入託之後呢, 孩子將與十幾甚至幾十個同齡孩子生活在一起, 無形之中, 孩子相互傳染病菌的幾率就相對增加了。

因此, 在決定是否上幼稚園之前, 父母應首先觀察孩子是不是具備了某些能力, 比如:自己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能不能在出現情況之前先行報告大人, 在成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 如果還不具備的話最好暫緩入園, 否則很容易因為尿濕了衣褲而引起感冒。 再比如孩子是否已經能夠區分玩具與食物, 不會輕易去撕咬玩具;是否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吮吸手指、不挖鼻孔等, 這些習慣都有助於減少交叉感染的概率。

Advertisiment

·選擇幼稚園, 應注意衛生細節

在選擇幼稚園時, 不要只注重硬體是否先進, 教育上是不是抓得緊, 更應該注意的是一些日常的細節問題, 父母們可以暗中觀察老師清洗餐具或玩具時是否用心, 每日晨檢的衛生老師是否認真負責, 冬天室內開空調時是否注意教室的通風工作等。 這些細枝末節雖然是每家幼稚園都應該做好的日常工作, 但其間的差異卻足以影響你孩子的身體健康, 它們遠比什麼特色、雙語重要得多啊!

·懂孩子的心, 幫他度過適應期

孩子初入園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不僅是心理上從排斥到接受, 進而喜歡, 還有一個生理的適應期。

剛剛入園時,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立刻喜歡上幼稚園,

Advertisiment
他們或是哭鬧不休, 或是無聲抗議, 這個階段是孩子心理上的斷乳期, 所以在初入園的一兩個月裡, 父母應該多花時間來陪伴孩子, 給他們心理上的安全感, 這樣他們才會慢慢去審視這新的生活安排, 逐漸地去接受。

在這段時間內, 父母不要因為補償的心理而在雙休日帶著孩子東奔西跑遊山玩水, 要讓他們好好休息, 因為憂鬱與哭鬧都是非常傷神的事情, 孩子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與身體上的休息, 而不是新的感知與刺激。

·培養作息習慣, 保證睡眠充足

每天晚上儘早安排孩子上床睡覺, 因為幼稚園裡的午睡對有些孩子來說改變了作息時間, 所以品質難以保證, 這時晚上的睡眠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Advertisiment

另外, 不要總是擔心孩子在幼稚園沒吃飽、沒吃夠, 在餐飲問題上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就像以前一樣安排即可, 對孩子而言寧可餓點, 也不能撐著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