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見乳☆禁☆房疾病的中醫防治

乳☆禁☆房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乳☆禁☆房位於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準之間, 分乳☆禁☆房、乳暈、乳☆禁☆頭、乳絡等四個部分。 《黃帝內經》有“兩乳之間, 廣九寸半”的記載。 清代醫籍《瘍醫大全》在論及乳☆禁☆房的形質結構時指出:“婦人乳有十二穣。 ”穣, 即乳絡, 或稱乳管, 現代解剖學分為15~20個乳腺腺葉。 兩乳正中部位稱為膻中, 為人體宗氣積聚之處。 左乳下心尖搏動區, 古稱“虛裡”。 按觸虛裡的搏動狀況, 可測候心肺之氣充盈與否, 中醫稱其為“虛裡診”。

乳☆禁☆房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關係。 如足陽明胃經行貫乳中;足太陰脾經絡胃上膈, 布於胸中;足厥陰肝經上膈,

Advertisiment
布胸脅繞乳☆禁☆頭而行;足少陰腎經, 上貫肝膈而與乳聯;沖、任二脈起於胞中, 任脈循腹裡, 上關元至胸中, 沖脈夾臍上行, 至胸中而散。 故有“男子乳☆禁☆頭屬肝, 乳☆禁☆房屬腎;女子乳☆禁☆頭屬肝, 乳☆禁☆房屬胃”之說。 所以乳☆禁☆房疾病與肝、胃、腎經及沖任二脈有密切聯繫。

乳☆禁☆房疾病的自我檢查

熟悉乳☆禁☆房的自我檢查, 對於乳腺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有著重要意義。

望 診 經常注意自身乳☆禁☆房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乳☆禁☆房表面有無塊狀突起或凹陷;乳☆禁☆頭的位置有無內縮或抬高;乳☆禁☆房皮膚有無發紅、水腫或橘皮樣、濕疹樣改變等;乳☆禁☆房淺表靜脈是否擴張。 乳☆禁☆房皮膚如果有凹陷可兩臂高舉過頭, 或用手抬高整個乳☆禁☆房, 則凹陷部分會更明顯。

Advertisiment

觸 診 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四指併攏, 用指腹平放乳上輕柔觸摸, 切勿用手指去抓捏, 否則會將捏起的腺體組織錯誤地認為是乳腺腫塊。 正確檢查方法是先觸按整個乳☆禁☆房, 然後按照一定次序觸摸乳☆禁☆房的4個象限, 即內上、外上、外下、內下象限, 繼而觸摸乳暈部分, 注意有無血液從乳☆禁☆頭溢出。 最後觸摸腋窩、鎖骨下及鎖骨上區域, 如發現乳☆禁☆房內腫塊應及時就診。 檢查乳☆禁☆房時間的選擇, 最好在月經來潮的第7~10天, 這段時期是乳☆禁☆房生理最平穩時期, 病變容易被發現。

常見乳☆禁☆房疾病的中醫防治

(一)乳癰

乳癰是由熱毒入侵乳☆禁☆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常發生於產後未滿月的哺乳婦女, 尤以初產婦多見。

Advertisiment
在哺乳期發生的, 名“外吹乳癰”;在妊娠期發生的, 名“內吹乳癰”;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發生的, 名“不乳兒乳癰”。 臨床上以外吹乳癰最常見, 其特點是乳☆禁☆房局部結塊, 紅腫熱痛, 並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乳癰發病過程, 臨床多分為初起期、成癰期、潰破期三階段。

中醫對乳癰的治療, 可分為內治與外治兩種。 內治多根據乳癰的不同表現、不同階段, 分別採用疏肝清胃、通乳消腫, 清熱解毒、托裡透膿、益氣托毒、和營通絡等法。 外治早期多用金黃散或玉露散外敷, 或用鮮菊花葉、鮮蒲公英、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或用六神丸研細末, 適量凡士林調敷;亦可用50%的芒硝溶液濕敷。 膿腫形成時, 應及時切開排膿。

乳痛的預防要做到:

一是妊娠5個月後,

Advertisiment
經常用溫開水或肥皂水洗淨乳☆禁☆頭。 乳☆禁☆頭內陷者, 可經常提拉矯正。

二是乳母宜心情舒暢, 情緒穩定。 忌食辛辣之物, 不過食肥甘厚膩之品。

三是保持乳☆禁☆頭清潔, 不使嬰兒含乳而睡, 注意乳兒口腔清潔;定時哺乳, 每次哺乳應將乳汁吸空, 如有積滯, 可按摩或用吸奶器幫助排出乳汁。

四是若有乳☆禁☆頭擦傷、皸裂, 可外塗麻油或蛋黃油;身體其他部位有化膿感染時, 應及時治療。

五是斷乳時應先逐步減少哺乳時間和次數, 再行斷乳。 斷乳前可用生麥芽60克、生山楂60克煎湯代茶, 並用皮硝60克裝入紗布袋中外敷。

(二)乳癖

乳癖是乳腺組織的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相當於西醫的乳腺增生病。 其特點是單側或雙側乳☆禁☆房疼痛並出現腫塊,

Advertisiment
乳痛和腫塊與月經週期及情志變化密切相關。 乳☆禁☆房腫塊大小不等, 形態不一, 邊界不清, 質地不硬, 活動度好。 本病好發於25~45歲的中青年婦女, 其發病率占乳☆禁☆房疾病的75%, 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乳☆禁☆房疾病。 研究發現, 本病有一定的癌變危險, 尤其是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 更應引起重視。

引起乳癖的原因, 多由於情志不遂, 憂鬱不解, 久鬱傷肝, 或受到精神刺激, 急躁惱怒, 導致肝氣鬱結, 氣機阻滯, 蘊結於乳☆禁☆房胃絡, 乳絡經脈阻塞不通, 不通則痛而引起乳☆禁☆房疼痛;肝氣鬱久化熱, 熱灼津液為痰, 氣滯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禁☆房腫塊。

根據乳癖的不同表現, 中醫多辨證為肝鬱痰凝, 多見於青壯年婦女, 乳☆禁☆房腫塊隨喜怒消長, 伴有胸悶脅脹, 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或沖任失調,多見於中年婦女,乳☆禁☆房腫塊月經前加重,經後緩減;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經失調,量少色淡,或閉經。治療多採用疏肝解鬱、調攝沖任、化痰散結,方藥多用逍遙丸、二仙湯、四物湯等加減。

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二是適當控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

三是及時治療月經失調等婦科疾患和其他內分泌疾病。

四是對發病高危人群要重視定期檢查。

(三)乳岩

乳岩是指乳☆禁☆房部的惡性腫瘤,相當於西醫的乳腺癌。其特點是乳☆禁☆房出現無痛、無熱、皮色不變而質地堅硬的腫塊,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禁☆頭溢血,晚期潰爛,凹如泛蓮,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無生育史或無哺乳史的婦女,月經過早來潮或絕經期愈晚的婦女,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男性乳腺癌則較少發生。

乳岩的發病多由於情志失調、飲食失節、沖任不調及外感風寒之氣或先天稟賦不足引起機體陰陽平衡失調、臟腑失和所致。

早期診斷是乳岩治療的關鍵。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多用於晚期患者,特別對手術後患者有良好的調治作用,對放、化療有減毒增效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品質,或延長生存期。

預防方面,首先要增強防癌意識,經常進行乳☆禁☆房自我檢查。其次為積極治療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高危人群更應定期檢查。

善郁易怒,失眠多夢,心煩口苦。或沖任失調,多見於中年婦女,乳☆禁☆房腫塊月經前加重,經後緩減;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經失調,量少色淡,或閉經。治療多採用疏肝解鬱、調攝沖任、化痰散結,方藥多用逍遙丸、二仙湯、四物湯等加減。

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二是適當控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

三是及時治療月經失調等婦科疾患和其他內分泌疾病。

四是對發病高危人群要重視定期檢查。

(三)乳岩

乳岩是指乳☆禁☆房部的惡性腫瘤,相當於西醫的乳腺癌。其特點是乳☆禁☆房出現無痛、無熱、皮色不變而質地堅硬的腫塊,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禁☆頭溢血,晚期潰爛,凹如泛蓮,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無生育史或無哺乳史的婦女,月經過早來潮或絕經期愈晚的婦女,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男性乳腺癌則較少發生。

乳岩的發病多由於情志失調、飲食失節、沖任不調及外感風寒之氣或先天稟賦不足引起機體陰陽平衡失調、臟腑失和所致。

早期診斷是乳岩治療的關鍵。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中醫藥治療多用於晚期患者,特別對手術後患者有良好的調治作用,對放、化療有減毒增效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品質,或延長生存期。

預防方面,首先要增強防癌意識,經常進行乳☆禁☆房自我檢查。其次為積極治療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高危人群更應定期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