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搓寶寶小手強健身體

小兒推拿的物件一般是指6歲以下的孩子, 特別是3歲以下的寶寶。 按中醫理論, 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遠端指節的指腹上, 分別有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五組穴位, 總穴位有數十個之多。 在這些穴位上運用推法治療, 可以調整各髒功能, 並治療相關的疾病。

推大腸:從食指端橈側, 沿食指橈側緣推至虎口, 可以清實熱、止泄瀉, 常用以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

推小腸:小腸穴在小指尺側緣, 推小腸可以治療小便短赤、遺尿、發熱等症。

按揉手掌大魚際部:可以健脾化滯, 主治嘔吐、腹瀉、氣促等症。

Advertisiment

按揉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處, 按揉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嘔吐、腹瀉、發熱等症。

小兒百脈, 匯於兩掌

手部推拿

經常推拿寶寶的手部, 重點在勞宮穴、大魚際, 可以疏通經絡, 調和氣血, 促進發育, 增強免疫力。

勞宮穴

位於手掌心, 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 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

大魚際

位於大拇指的根部, 即伸開手掌時豐厚肌肉明顯突起的部位。 大魚際穴就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 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 赤白肉際處。

腳部推拿

腳步推拿的重點是湧泉穴。

湧泉穴

是足少陰腎經上的要穴。 它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當足趾屈時, 足底前凹陷處。 湧泉穴是一個井穴, 即源頭。 把氣血引到腳上, 實際就是引到湧泉穴去,

Advertisiment
這叫引血歸源, 可以消除疲勞, 對於寶寶還能促進軀體和智力發育, 也視為保健穴。

4種推拿手法簡單易學

按法

按法是以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漸向下用力按壓的方法, 按而留之, 不可呆板。 指按法的接觸面較小, 刺激的強弱容易控制調節, 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

摩法

摩法是以掌面或指面附著於穴位表面, 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環形有節律的摩動。

摩法又分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對於寶寶, 一般採用指摩法, 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面附著於一定的部位上, 以腕關節為中心, 連同掌、指作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在運用摩法時, 要求肘關節自然屈曲、腕部放鬆, 指掌自然伸直,

Advertisiment
動作要緩和而協調, 頻率每分鐘120次左右, 可以使寶寶氣機通暢, 起到寬胸理氣, 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揉法

用手指羅紋面或掌面吸定於穴位上, 作輕而緩和的迴旋揉動。 對於寶寶, 常用指揉法和魚際揉法。

指揉法是用拇指指面或指端輕按在穴位或部位上, 作輕柔的小幅度環旋揉動。

魚際揉法是用手掌的大魚際部分, 吸附於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作輕輕的環旋揉動。

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 具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對胃腸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搓法

是用雙手的掌面或掌側挾住寶寶的手或腳, 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 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 本法具有調和氣血, 舒通經絡、放鬆肌肉等作用,

Advertisiment
使用此法時, 兩手用力要對稱, 搓動要快, 移動要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