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著孩子召開家庭會議的意義

召開家庭會議的方式可視每個家庭各自的狀況而定, 不過, 也要把握一些原則才能進行得更順利。 家庭會議可每個月舉行一次, 並視需要情況增加次數, 一次會議的時間短則十幾分鐘, 長則可達一小時以上。 不過, 會議時間如果過長, 大家的注意力和耐心會漸漸被削弱(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這點必須特別注意。 在遇到緊急狀況或重大事件時, 可召開臨時家庭會議, 讓全家人一起共商大計, 一起尋求解決之道。

會議主席不一定要由父母來擔任, 有時候也可以讓孩子來當, 讓他們有機會體會什麼是領導力。

Advertisiment
主席的主要工作在於掌控時間的節奏, 讓大家可以有充裕的時間輪流發言, 並促使成員把注意力集中在提案上, 最後舉手表決作出決定。 不過,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講民主、都要進行表決, 對有關孩子的安全、健康方面的事情, 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要求。

家務的分配、零用錢的額度與獎勵的內容, 也可以在家庭會議裡討論, 在全體成員作出決定、訂下規則後, 由父母監督執行。 每位元家庭成員都應該負擔部分的家庭責任,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 當然, 父母事先要在家庭會議中和孩子討論, 並劃分彼此的職責, 對於有共識的決策, 孩子通常不會推諉。 也可以採用徵求家務志願者的方式, 這種方式有助於塑造家庭的合作氣氛;若沒有志願者,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讓成員從列出的家務清單上挑選自己願意做的項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