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著孩子“種”垃圾

美國老師總是通過真實的體驗, 讓孩子自己領悟人與自然的關係。 所以, 他們的環保理念會深入骨髓, 伴其一生……

走在美國街頭, 人們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街道上、草叢中很少有紙屑、煙頭或爛樹葉, 垃圾桶總是整齊地“站”在路邊。 哪怕是一場幾千人的露天音樂會, 結束時地面也是乾乾淨淨。

豆豆是在美國上幼稚園的。 在幼稚園裡, 環保課程占了很大比例, 幾乎每個月都有與環保相關的主題。

我至今對他們“不能亂扔垃圾”的主題活動記憶猶新。 關於這一點, 我只會對孩子說教, 想不出其他辦法。

Advertisiment
但是, 美國的幼稚園老師, 卻帶著小朋友們來到一個小山坡上, 一起“種”上塑膠袋、玻璃瓶、香蕉皮和紙。 然後對孩子們說:“一個月後, 我們再來觀察它們有什麼變化!”到了約定的時間, 老師又帶他們到小山坡探險, 把東西挖出來。 然後孩子們發現:香蕉皮腐爛了, 紙變成碎片, 而玻璃和塑膠, 跟埋進去時一模一樣。 這時, 老師問小朋友看到什麼。 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地球可以比較快地消化香蕉皮;也可以消化紙張, 但速度慢, 需要的過程長;地球不能消化玻璃和塑膠。 所以, 我們不能亂扔垃圾, 垃圾要分門別類……”就這樣一項簡單而有趣的活動, 就輕鬆地讓“不能亂扔垃圾”的理念在小朋友心裡紮根了。 因為這個結論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們記得會特別牢。

有一天, 我收到幼稚園的郵件, 叫我們這個月不要扔掉家裡的牛奶桶, 下個月一起帶到幼稚園。 我當時很納悶, 幼稚園要這麼多牛奶桶幹什麼。 結果一個星期後, 我發現, 幼稚園的院子裡, 多了一座用牛奶桶搭建的迷你“萬里長城”, 孩子們在上面玩得可開心了!豆豆興奮地告訴我, 這些都是他們和老師一起完成的, 塑膠的東西可以回收, 用處可多啦!

他還興奮地跟我介紹:“媽媽你看, 這是用易開罐綁在一起做的梅花樁, 我們可以踩在上面做遊戲;這是用紙杯和易開罐環做的編鐘, 你撥弄它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平常丟掉的。 其實, 它們還可以發揮作用呢!”看到兒子滔滔不絕的樣子,

Advertisiment
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 老師也教我們環保, 有些垃圾要回收再利用。 可是, 我過了很多年才真正明白, 再利用是怎麼一回事。 而美國的小孩子, 就在老師用心展現的世界裡, 清楚地看到了廢棄物的第二次“生命”, 牛奶桶長城、易開罐梅花樁、紙杯編鐘……多麼神奇的創意!最關鍵的是, 它們都是活生生的。 從那以後, 豆豆經常發揮自己的創意, 來實現垃圾的價值, 譬如用一次性盤子做成青蛙, 用廢棄的光碟做成玩具……

一天, 他興奮地告訴我:“媽媽, 我們今天去了《玩具總動員》現場!”我疑惑:“難道是去參觀電影棚?”豆豆打破了我的美好幻想, 其實, 他們是去了和《玩具總動員》裡一模一樣的垃圾場。

我頓時覺得一陣噁心, 問:“你們去那裡幹嗎?多髒啊。

Advertisiment
”豆豆回答道:“老師今天帶我們參觀垃圾場, 我看到各式各樣的垃圾堆得像山一樣, 很多機器在工作。 媽媽, 我真沒想到, 我們一天會生產那麼多的垃圾, 多得我都看不到垃圾場的另一頭!以後, 我都不會再浪費東西了, 不亂買衣服、玩具, 因為, 不浪費就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那時, 豆豆還不到4歲, 我第一次聽到他跟我說這麼多話, 我也在那一瞬間理解了老師們的良苦用心。 沒有隻言片語, 而是帶他們親眼去看, 讓他們在震撼中自己體會垃圾的“壯觀”。

等豆豆上小學, 他們的環保活動內容就更多了。 老師會帶他們到濕地公園去, 觀察那裡的生態系統。 在那裡, 孩子們會看到動物、植物和周圍的環境相互依存地生活著,

Advertisiment
破壞了哪個環節, 都會對生態鏈造成影響。 老師還帶他們去看河流, 帶他們做測試, 如果哪裡的水質不夠好, 追溯到上游, 可能會有工廠排出的廢水。 同時, 老師還會告訴他們, 如果我們用水過度, 造成濕地公園乾旱, 那整個濕地的動植物都會因為得不到水分而死亡。

整個活動中, 老師沒有對孩子說要保護環境, 但孩子們卻通過自己觀察與老師的講解, 明白了環境是怎麼一回事, 保護環境又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 美國孩子的環保觀念是深入骨髓的。 對於孩子來說, 與其說教, 不如花點兒時間, 帶著孩子去“種”垃圾, 到濕地公園看看, 因為只有自己體驗到的東西, 他們才會銘記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