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寶寶文明出行 家長需要準備這些用品

解決大小便:紙尿褲、濕巾

一般來說, 大部分的寶寶要在18~24個月時, 控制排泄的肌肉才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2歲以下的寶寶可能連憋尿都不太容易。 所以, 家長們在帶2歲以下寶寶出行的時候一定要穿上紙尿褲, 別指望寶寶會聽你的指令等廁所, 他們隨時都可能會拉。 如果是拉了便便, 那麼濕巾就派上用場, 它能夠更好地清潔寶寶的屁屁。

2-4歲這種不大不小的寶寶, 大多數已經學會自主憋尿, 可以選擇性地給寶寶穿紙尿褲, 在乘坐較長時間的又無洗手間的交通工具時, 最好也穿上紙尿褲, 以備不時之需。

Advertisiment
香港事件中的內地夫婦其實可以讓孩子穿上紙尿褲, 而不是用紙尿褲來接尿。 另外, 家長也要讓寶寶養成出門前先小便的習慣, 先排走一部分尿液。 到了陌生的環境如果路上遇見廁所, 也可以進去方便, 不一定要等到膀胱脹滿才到處找廁所。

對於再大一點的寶寶, 家長要注意做好教育, 告訴孩子不能當街大小便, 一方面要知道這種行為是不文明的, 一方面也要懂得私處是不能隨意暴露的。 當然, 出門前方便、遇到廁所先方便、乘坐長途車可以少喝點水等也是可以參考的做法。

解決寶寶哭鬧:哺乳巾、奶瓶、安撫奶嘴、寶寶喜歡的玩具

當帶著寶寶乘坐交通工具時, 如果寶寶開始大哭大鬧, 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會焦頭爛額?尤其是在安靜的飛機艙或高鐵車廂內,

Advertisiment
其他乘客的側目是否會讓你覺得很不好意思?為了讓這種大哭大鬧的情況減少, 家長可以事先做好一些準備。

如果是隨媽媽出行的母乳寶寶, 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寶寶哺乳, 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安撫寶寶的作用, 媽媽可以準備一條哺乳巾, 方便在哺乳的時候保護好個人隱私。 有些媽媽使用的嬰兒背巾也很方便, 不僅可以用來背寶寶, 也能充當哺乳巾。

如果沒有媽媽的乳☆禁☆頭怎麼辦?可以考慮奶瓶和安撫奶嘴。 心理學專家認為, 從寶寶出生到2歲左右的口腔期, 寶寶通過嘴巴吸吮有助於轉移緊張情緒, 提升安全感, 因此丟給寶寶一個裝水的奶瓶或是安撫奶嘴, 是能夠緩解寶寶的焦躁情緒的。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會認為給安撫奶嘴會養成不好的習慣, 事實上作為愛吸吮的寶寶, 即使不給安撫奶嘴, 可能也會吃手或啃咬其他物品, 與其這樣不如使用乾淨的安撫奶嘴, 外出時適當使用一下安撫奶嘴還是可以考慮的。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 可以準備他們喜歡的玩具, 有得玩能轉移注意力, 也許就不會產生焦躁的情緒。 同時, 爸爸媽媽也可以多跟寶寶交流, 讓單調無聊的交通工具裡變得有意思起來, 比如讓寶寶看飛機上的安全需知圖片, 告訴寶寶要注意什麼, 或是一起觀察火車窗外的景色。

總之, 家長在帶寶寶出遊之前最好事先做好一些準備, 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突發狀況。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