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孩子旅行之技術牛逼帖

假期了, 很多爸爸媽媽都帶著自家寶寶出去旅遊。 其實帶著孩子旅遊是個標準的技術活。

為了增加您帶著孩子旅遊的技術含量。 今天特別送上技術貼——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旅遊之後, 好像什麼收穫也沒有, 當然除了一堆照片和疲憊的身軀!

我們帶孩子去旅遊是為了什麼?旅遊前我們做了什麼準備?有沒有和孩子一起做旅遊計畫?旅遊中我們有沒有強加給孩子什麼?在旅遊的時候是以誰為主?

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是旅遊的關鍵!有家長可能會說, 嗨!搞這麼複雜!本來旅遊就是輕鬆的事!是的, 我們為什麼不以輕鬆的方式來搞清這些問題呢?再說有了準備在旅途中我們才會更輕鬆?

Advertisiment

關於討論:

要去旅行的成員在一起討論我們要去哪裡?怎麼去?我們的準備工作怎麼分工?這些問題可以在吃完飯後的散步中或者是在社區的休閒區、在附近的公園裡等等輕鬆的氛圍中討論, 這樣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做一件事情是怎麼組織的, 為他以後做別的事情做參考!

玩的過程:

放下所有關於工作事務, 放下所有讓孩子感覺到壓力的事。 如果遇到緊急處理的問題, 你也儘量避免在遊玩的過程中進行"國際會議"!

很多家長可能會在遊玩的過程中做很多貌似啟發孩子的發問, 如:與學習聯繫起來, 與平常的生活聯繫起來……這些發問我們很多時候是廢話,

Advertisiment
而且會使得孩子同景點的連結會中斷, 他本來體驗得起勁的時候被你打斷、甚至被你的一個問題問得壓力大增!

我們經常會教孩子玩的時候盡情的玩, 學習的時候努力的學習!但是您自己的思維模式是在玩中還提著學習, 讓孩子在學習中可能會想著玩!怎樣才能讓孩子盡情的玩呢?我們放下所有的問題, 陪孩子玩的時候只要做兩件事就好了:

1、買好票管好吃穿住;

2、保證他的安全!別的什麼你就什麼也別做, 讓孩子盡情的體驗, 讓孩子盡情的提問!他們會不斷的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多可愛新奇之處, 更加的熱愛這個世界、熱愛生活。 他會不斷的自我激發聯想、由聯想不斷的激發想像!想像是人類創造的源泉和動力!

Advertisiment

當然我們怎麼讓孩子更加有收穫, 這個我們以後探討!

作為大人, 你可能把帶孩子出遊只是當成一種放鬆或獎勵, 然而, 多帶孩子出遊是有很多積極的意義的, 其好處可歸為以下幾個方面:

1、擴大知識面

旅遊可以幫助孩子感知自然和生態環境, 接觸至親之外的人和事, 拓展知識面。 帶孩子出遊時對照景物作恰如其分的講解, 能讓寶寶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 向理性認識飛躍。 這些知識的掌握對孩子參加智力比賽未必有用, 但對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和遷移能力肯定有幫助。

2、鍛煉體能

帶著寶寶外出旅遊, 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呼吸清新的空氣, 是一種積極的、行之有效的體育鍛煉方式。

Advertisiment
讓寶寶走走跑跑, 可以提高肺活量, 可以增強肌肉活力。

3、提高自理能力

不少爸媽習慣為寶寶打點一切, 理由是寶寶太小。 建議家長在做出遊準備時, 不妨讓寶寶參與準備工作。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寶寶的出行興趣, 還能讓寶寶瞭解外出旅遊應該帶哪些必備用品。 另外, 還可以培養寶寶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

4、情感發育(情商)

在大自然環境中, 家長和孩子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釋放, 共同嬉戲、玩耍中增進親子感情, 同時增加與其他夥伴的溝通、交往能力, 更好地適應群體生活。

5、智力發育(智商)

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 綠樹、青草、紅花、山水、陌生人、動物這一切新奇事物, 對充滿求知欲的孩子來說充滿挑戰。

Advertisiment
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刺激著孩子的各個感覺器官, 他們興致勃勃地注視、傾聽、觸摸、詢問、甚至品嘗。 總之自然環境能鍛煉孩子的自然觀察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描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全方位的攝取精神營養, 只是一味的學習是不夠的。 帶孩子出遊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 而且還是一種難得的學習過程。 ?讓孩子在娛樂遊戲中, 在親近自然中進行語言教育、動作教育、感官教育和品德意識教育!

旅途中健康應急

在外旅遊最容易出現的兒童健康問題是腸胃不適, 開始吃輔食的寶寶很容易因食物的改變或受涼引起腹瀉、肚子痛等現象, 因此可以備一些兒童腸胃藥。

蚊叮蟲咬在所難免, 寶寶哭鬧, 媽媽異常心煩。 納米植物精油驅蚊貼,通常可以保持12個小時以上功效,非常簡便好用。

套裝型醫療急救包不必整個帶上,創可貼和獨立包裝的酒精棉片最實用。

每個國家和地方水質標準不同,即所謂水土不服。最保險的辦法是用瓶裝水燒開,沖兌成溫水再給寶寶飲用

準備寶寶的隨身裝備

可用密實袋裝寶寶的備用衣服放在媽媽包裡。萬一遇到寶寶嘔吐、尿尿在衣服上,密實袋能有效隔絕髒衣服的異味,並且防止汙物外溢。

嬰幼兒總會以家長想像不到的方式隨時製造垃圾和廢棄物。如果不想被迫亂扔垃圾,就需要足夠多的塑膠袋和保鮮袋儲存它們,並把袋子放在包裡最容易拿取的地方。

準備換尿布時用的塑膠墊布以及濕紙巾,公共洗手間未必有讓人放心的折疊尿布更換板。墊布也可以用一次性桌布代替,即用即丟。

抽取式紙巾比手帕紙更方便耐用,不管多麼依賴紙巾,小毛巾或口水巾仍然是必需品。

幼兒出行(2-6歲寶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智力、感知力、記憶力、表達能力都處於迅速發育的階段,對事物的接受力很強。表現在詞彙量逐漸豐富,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與人的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顏色、方向、審美也有了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同時,體能和耐力的增長也較適於遠距離的戶外親子遊。

途中情緒安撫

不管是乘坐哪一種交通工具,寶寶都可能因不適離家而焦慮、哭鬧。怎樣讓孩子克服旅途勞頓,保持好心情呢?

一塊紗布毛巾,一個小玩具……通過這些孩子熟悉的物品可以把焦慮盡可能地減少到最低限度。

在旅途中不要因為小事責駡孩子,以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長時間的旅程,不僅大人會有疲勞的感覺,孩子更會覺得很辛苦。盡可能讓孩子充足的休息,哪怕只是見縫插針地在車上小睡一會。

防止寶寶走失

給寶寶攜帶一張注明他們姓名、家長聯繫電話的卡片放在衣服兜裡。出境游需中英文注明。

告訴孩子你們下榻旅館的名稱,並要求他背出來。

帶寶寶搭飛機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1歲以下的寶寶因為肺部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不建議搭乘飛機;但1歲以上的寶寶只要身體健康是可以搭飛機的,不過要注意下列事項:

隨身行李不要太多、太麻煩,以免很吃力,也造成行動不便。

在起飛和降落時,讓寶寶維持清醒,並通過讓寶寶吸奶嘴和喝東西降低他不安的情緒,並減少長途飛行引起的耳部不適。

飛行中途儘量安排寶寶睡覺。

為寶寶準備一些飛機上可以吃的零食,以免寶寶部喜歡飛機上的食物。

在飛機上最好抱著寶寶,不要讓寶寶到處走動,以免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

預防寶寶暈車

在長途旅行中,不論是坐火車、坐船、坐飛機,寶寶都有可能出現眩暈現象,醫學上稱為"暈動症"。2歲以下的寶寶幾乎不會暈車,3~12歲的寶寶是最容易暈車的,寶寶在空腹、過飽、疲勞及精神緊張的狀態下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症狀,預防方法包括:

途中不要給寶寶吃太多東西,也不要讓寶寶挨餓,並少吃油膩的食物喝甜食。

在旅行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在途中儘量讓寶寶保持愉快的情緒。

儘量不要讓寶寶看車窗外迅速移動的景物。

若寶寶頭暈,可在額頭上敷上冰毛巾,防止寶寶噁心嘔吐。

在長途旅行前,多幫寶寶伸展背部和腿部的肌肉。

如果是寶寶說腸胃不舒服或有噁心症狀,可以給寶寶吃少量的餅乾以緩和過於蠕動的腸胃。

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

已知會暈車的孩子,乘車前最好口服暈車藥,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口服抗組織胺當暈車藥。

固體食物比液體食物消化得快,儘量給寶寶吃固體食物。

旅行健康問題

長途坐車,寶寶很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現發燒、流鼻涕、咳嗽、頭痛、咽喉痛的症狀,可先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並持續觀察,如果情況惡化,應果斷下車帶寶寶診治。

注意輪狀病毒感染,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症狀為嘔吐、水樣腹瀉,可能還會伴隨發燒,一旦寶寶有上述情形,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在外旅遊最怕寶寶發生腸胃問題,開始吃輔食的寶寶很容易因食物的改變或飲水引起腹瀉、肚子痛,嚴重的還會出現脫水現象,因此出門前一定要備一些腸胃藥及乾淨的飲用水,且要隨時注意寶寶的飲食情況和餐具衛生。

穿著要合適

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而春節期間南北溫差較大,一不留神寶寶就生病了。因此給寶寶的穿著方面應以方便穿脫為宜,也不要給寶寶穿得特別多。在室外時,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否則穿得過多導致寶寶流汗,反而更容易感冒。若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要避免衣服過緊、不透氣,毛衣類衣服也儘量避免。

耳鳴、耳痛怎麼辦?

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有耳朵不適的經驗,特別是在起飛和降落時,這是因為飛機起飛後,憂鬱地面與高空的大氣壓力部一樣,導致外耳的壓力變低,鼓膜會微微向外耳突出;而飛機降落時,鼓膜會向中耳陷去,導致耳鳴、耳痛。要預防這些不適,可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張開嘴巴或吞口水,也可以讓寶寶嚼口香糖,尤其是感冒鼻塞者更要注意。

腹瀉怎麼辦?

外出旅行時,寶寶的飲食要格外小心,尤其是飲用水,外面的各種小吃也儘量少給寶寶食用。出門時可帶些點心和水果給寶寶路上吃。一旦寶寶腹瀉了,要這樣處理:

不要給寶寶飲用乳制食品。

口味儘量清淡,並避免讓寶寶食用調味品過多的食物。

避免給寶寶吃高纖維食物(水果、蔬菜),過多的纖維反而會加速腸胃的蠕動,使腹瀉更嚴重。

漫長行程如何安撫寶寶

準備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簡單小點心。

不管是乘坐哪一種交通工具,寶寶都可能因不適而哭鬧,長時間的車程下來,估計父母為了安撫寶寶,都已經累倒了。爸媽應該事先準備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這有助於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及安撫他的情緒。

在車上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遊戲,減少寶寶焦慮的感覺。

在旅途中不要責駡寶寶,以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多稱讚寶寶,創造愉快的旅行。

長時間的旅程,不僅大人會有疲勞的感覺,寶寶更會覺得很辛苦,家長需要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及休息空間。

帶小朋友出遊,最怕他出現吵鬧、任性的行為,不止讓家長頭痛,也讓旅程的氣氛降低。希望有助於家長安撫寶寶的情緒。

納米植物精油驅蚊貼,通常可以保持12個小時以上功效,非常簡便好用。

套裝型醫療急救包不必整個帶上,創可貼和獨立包裝的酒精棉片最實用。

每個國家和地方水質標準不同,即所謂水土不服。最保險的辦法是用瓶裝水燒開,沖兌成溫水再給寶寶飲用

準備寶寶的隨身裝備

可用密實袋裝寶寶的備用衣服放在媽媽包裡。萬一遇到寶寶嘔吐、尿尿在衣服上,密實袋能有效隔絕髒衣服的異味,並且防止汙物外溢。

嬰幼兒總會以家長想像不到的方式隨時製造垃圾和廢棄物。如果不想被迫亂扔垃圾,就需要足夠多的塑膠袋和保鮮袋儲存它們,並把袋子放在包裡最容易拿取的地方。

準備換尿布時用的塑膠墊布以及濕紙巾,公共洗手間未必有讓人放心的折疊尿布更換板。墊布也可以用一次性桌布代替,即用即丟。

抽取式紙巾比手帕紙更方便耐用,不管多麼依賴紙巾,小毛巾或口水巾仍然是必需品。

幼兒出行(2-6歲寶寶)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智力、感知力、記憶力、表達能力都處於迅速發育的階段,對事物的接受力很強。表現在詞彙量逐漸豐富,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與人的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顏色、方向、審美也有了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同時,體能和耐力的增長也較適於遠距離的戶外親子遊。

途中情緒安撫

不管是乘坐哪一種交通工具,寶寶都可能因不適離家而焦慮、哭鬧。怎樣讓孩子克服旅途勞頓,保持好心情呢?

一塊紗布毛巾,一個小玩具……通過這些孩子熟悉的物品可以把焦慮盡可能地減少到最低限度。

在旅途中不要因為小事責駡孩子,以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長時間的旅程,不僅大人會有疲勞的感覺,孩子更會覺得很辛苦。盡可能讓孩子充足的休息,哪怕只是見縫插針地在車上小睡一會。

防止寶寶走失

給寶寶攜帶一張注明他們姓名、家長聯繫電話的卡片放在衣服兜裡。出境游需中英文注明。

告訴孩子你們下榻旅館的名稱,並要求他背出來。

帶寶寶搭飛機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1歲以下的寶寶因為肺部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不建議搭乘飛機;但1歲以上的寶寶只要身體健康是可以搭飛機的,不過要注意下列事項:

隨身行李不要太多、太麻煩,以免很吃力,也造成行動不便。

在起飛和降落時,讓寶寶維持清醒,並通過讓寶寶吸奶嘴和喝東西降低他不安的情緒,並減少長途飛行引起的耳部不適。

飛行中途儘量安排寶寶睡覺。

為寶寶準備一些飛機上可以吃的零食,以免寶寶部喜歡飛機上的食物。

在飛機上最好抱著寶寶,不要讓寶寶到處走動,以免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

預防寶寶暈車

在長途旅行中,不論是坐火車、坐船、坐飛機,寶寶都有可能出現眩暈現象,醫學上稱為"暈動症"。2歲以下的寶寶幾乎不會暈車,3~12歲的寶寶是最容易暈車的,寶寶在空腹、過飽、疲勞及精神緊張的狀態下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症狀,預防方法包括:

途中不要給寶寶吃太多東西,也不要讓寶寶挨餓,並少吃油膩的食物喝甜食。

在旅行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在途中儘量讓寶寶保持愉快的情緒。

儘量不要讓寶寶看車窗外迅速移動的景物。

若寶寶頭暈,可在額頭上敷上冰毛巾,防止寶寶噁心嘔吐。

在長途旅行前,多幫寶寶伸展背部和腿部的肌肉。

如果是寶寶說腸胃不舒服或有噁心症狀,可以給寶寶吃少量的餅乾以緩和過於蠕動的腸胃。

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

已知會暈車的孩子,乘車前最好口服暈車藥,1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口服抗組織胺當暈車藥。

固體食物比液體食物消化得快,儘量給寶寶吃固體食物。

旅行健康問題

長途坐車,寶寶很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現發燒、流鼻涕、咳嗽、頭痛、咽喉痛的症狀,可先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並持續觀察,如果情況惡化,應果斷下車帶寶寶診治。

注意輪狀病毒感染,尤其是2歲以下的寶寶,症狀為嘔吐、水樣腹瀉,可能還會伴隨發燒,一旦寶寶有上述情形,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在外旅遊最怕寶寶發生腸胃問題,開始吃輔食的寶寶很容易因食物的改變或飲水引起腹瀉、肚子痛,嚴重的還會出現脫水現象,因此出門前一定要備一些腸胃藥及乾淨的飲用水,且要隨時注意寶寶的飲食情況和餐具衛生。

穿著要合適

出門在外,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而春節期間南北溫差較大,一不留神寶寶就生病了。因此給寶寶的穿著方面應以方便穿脫為宜,也不要給寶寶穿得特別多。在室外時,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否則穿得過多導致寶寶流汗,反而更容易感冒。若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要避免衣服過緊、不透氣,毛衣類衣服也儘量避免。

耳鳴、耳痛怎麼辦?

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有耳朵不適的經驗,特別是在起飛和降落時,這是因為飛機起飛後,憂鬱地面與高空的大氣壓力部一樣,導致外耳的壓力變低,鼓膜會微微向外耳突出;而飛機降落時,鼓膜會向中耳陷去,導致耳鳴、耳痛。要預防這些不適,可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張開嘴巴或吞口水,也可以讓寶寶嚼口香糖,尤其是感冒鼻塞者更要注意。

腹瀉怎麼辦?

外出旅行時,寶寶的飲食要格外小心,尤其是飲用水,外面的各種小吃也儘量少給寶寶食用。出門時可帶些點心和水果給寶寶路上吃。一旦寶寶腹瀉了,要這樣處理:

不要給寶寶飲用乳制食品。

口味儘量清淡,並避免讓寶寶食用調味品過多的食物。

避免給寶寶吃高纖維食物(水果、蔬菜),過多的纖維反而會加速腸胃的蠕動,使腹瀉更嚴重。

漫長行程如何安撫寶寶

準備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簡單小點心。

不管是乘坐哪一種交通工具,寶寶都可能因不適而哭鬧,長時間的車程下來,估計父母為了安撫寶寶,都已經累倒了。爸媽應該事先準備一些寶寶平時喜歡的玩具,這有助於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及安撫他的情緒。

在車上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遊戲,減少寶寶焦慮的感覺。

在旅途中不要責駡寶寶,以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多稱讚寶寶,創造愉快的旅行。

長時間的旅程,不僅大人會有疲勞的感覺,寶寶更會覺得很辛苦,家長需要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及休息空間。

帶小朋友出遊,最怕他出現吵鬧、任性的行為,不止讓家長頭痛,也讓旅程的氣氛降低。希望有助於家長安撫寶寶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