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巧手清潔BB脆嫩五官

寶寶的肌膚水嫩水嫩的, 吹彈可破似的。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總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清潔工作, 保持寶寶的衛生健康。 特別是寶寶的臉部, 因為五官都是屬於開放型的器官, 這些部位的肌膚更為敏感, 爸爸媽媽清潔的時候要注意力度, 而且在清潔的同時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五官看看寶寶有沒有發育異常等問題。

STPE 1:清潔寶寶的小臉

由於寶寶的臉蛋肌膚都光滑、細嫩, 清潔寶寶的小臉頰時, 媽媽可以用擰乾的毛巾輕輕為寶寶進行拭擦, 包括小臉、眉毛、脖子等等部位。

有的寶寶因為肌膚比較薄、發育尚未成熟的緣故,

Advertisiment
偶爾會出現小疹子或者乾燥的問題。 如果是發現寶寶的肌膚比較乾燥, 可以再給寶寶洗臉或者洗澡後給寶寶塗抹一些質地清爽寶寶專用的護膚乳液。 如果是發現寶寶臉上有小小、白白的粟粒疹的話, 爸爸媽媽可以不必太過擔心, 通常都不需要特別處理, 幾周之後就會自行消失。

你要看看:肌膚是否異常

除了以上說的肌膚問題之外, 父母還發現寶寶臉部有其他異常的肌膚問題的話, 要切記不要自行處理。 因為處理不當可是會有可能造成寶寶“毀容”, 或者是誘發其他的疾病。 避免這些情況發生, 應該應該先請教醫師的意見, 以確認是否需要治療。

STPE 2:清潔寶寶的眼睛

要清潔寶寶的眼睛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將擰乾的毛巾的其中一角包住自己的食指, 然後從寶寶內眼角向外眼角的方向拭擦乾淨, 清潔完一邊的時候, 換毛巾了另外一個角包住食指再清潔另外一隻眼睛, 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發生感染的情況。

由於寶寶的眼睛相對脆弱, 需要爸爸媽媽的悉心保護, 不僅要避免異物進入外, 在給寶寶洗澡或者清潔眼睛的時候要小心, 不要讓水流入眼睛。

你要看看:眼睛分泌物

正常情況下, 寶寶的眼睛偶然會有少量的分泌物。 但是如果媽媽發現這些分泌物有明顯的增長, 且眼睛經常看起來水汪汪的話, 寶寶有可能是鼻淚管阻塞了。 如果是發現寶寶的眼睛出現黃綠色分泌物, 就很可能是感染了結膜炎, 必須馬上就醫,

Advertisiment
應依照醫師指示使用治療性藥膏。 同時媽媽可以請教醫師, 平時應該如何按摩寶寶的眼角及鼻子部位, 以改善鼻淚管阻塞的情形。

STPE 3:清潔寶寶的耳朵

給寶寶清潔耳朵的時候, 媽媽用毛巾拭擦乾淨寶寶耳朵外部及耳朵後面就可以了。 至於寶寶的耳朵內側是不需要可以去清洗的。 同時, 如果洗澡時有稍微讓寶寶耳朵進水的情況, 媽媽用棉簽在外耳道拭擦就好, 不需要深入內耳道。 除此之外, 寶寶的耳垢有起到保護寶寶的耳朵的作用, 不需要媽媽可以去清理乾淨, 如果是在覺得耳垢很多, 可請耳鼻喉科醫師幫忙清理。

寶寶的耳朵通常耳朵的形狀都是對稱成長的。 但是又部分寶寶因為在胎兒期受到了不當的擠壓,

Advertisiment
所以有些耳朵外形會顯得略為不對稱, 只要外形沒有異常, 通常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了, 媽媽對此可以不用太過於擔心。

你要看看:異味、分泌物流出

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尤其是洗頭, 一定要注意防止水流入, 可以通過壓好寶寶的耳朵來避免水流入耳朵內而造成感染。 如果媽媽平時發現寶寶耳朵裡有異常分泌物流出或出現臭味, 就要馬上帶寶寶就醫檢查, 確認是否發生了感染。

STPE 4:清潔寶寶的鼻子

清潔寶寶鼻子的時候, 媽媽只需要用擰乾的毛巾拭擦寶寶鼻腔外側就可以了。 如果發現寶寶有鼻屎, 可以再給寶寶洗澡後用棉簽沾一點乾淨的水, 將鼻屎清潔出來。 如果鼻屎在鼻子深處的話, 媽媽就不要貿然處理,

Advertisiment
以免弄傷鼻腔黏膜。 其實, 一般鼻屎不影響寶寶呼吸, 便不需要刻意處理, 有時候寶寶會自行以打噴嚏的方式來排除鼻腔內的異物或鼻屎。

由於寶寶鼻子的內部尚未發育完整, 通常在喝奶或者睡覺的時候, 媽媽都會感覺到寶寶的鼻子發出類似鼻塞或者打呼嚕的聲音, 這都是正常現象, 媽媽可以不必太過於擔心, 等寶寶再長大一點, 狀況就會消失。

你要看看:鼻塞

如果媽媽發現寶寶有流鼻涕或是感覺鼻塞很明顯、經常需要張口呼吸, 那麼很有可能是寶寶感冒了。 要儘早帶去醫院就醫。

STPE 5:清潔寶寶的嘴巴

日常生活中, 在給寶寶喂完奶後, 最好給寶寶喝幾口開水, 這樣可以有效清除寶寶口中殘留的奶水。 此外, 媽媽每天可以幫寶寶進行一到兩次的口腔護理。 首先用紗布巾纏繞自己的食指,再蘸濕溫開水,再放入寶寶口中,輕微擦拭口腔內部及舌頭,或是讓寶寶做吸吮紗布巾的動作,也能幫助清潔口腔。

要注意的一點是清潔寶寶口腔的時間不要太久,而且媽媽的食指不要太深入,以免寶寶覺得不舒服或造成嘔吐。

你要看看:鵝口瘡、水泡或潰瘍

鵝口瘡: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口腔內部有一塊塊白色的、像奶渣一樣的東西,而且不容易擦拭下來,這可能是發生了有感染白色念珠菌所造成的鵝口瘡,要請專業的醫生做詳細的檢查並擦拭醫師給予的口腔專用藥物,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健康。

水泡或潰瘍:除了鵝口瘡,媽媽還需要留意寶寶口腔內部是否有水泡或潰瘍問題,有可能是感染疾病所造成,例如感染腸病毒,這個時候最好立即帶寶寶就醫檢查。

首先用紗布巾纏繞自己的食指,再蘸濕溫開水,再放入寶寶口中,輕微擦拭口腔內部及舌頭,或是讓寶寶做吸吮紗布巾的動作,也能幫助清潔口腔。

要注意的一點是清潔寶寶口腔的時間不要太久,而且媽媽的食指不要太深入,以免寶寶覺得不舒服或造成嘔吐。

你要看看:鵝口瘡、水泡或潰瘍

鵝口瘡: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口腔內部有一塊塊白色的、像奶渣一樣的東西,而且不容易擦拭下來,這可能是發生了有感染白色念珠菌所造成的鵝口瘡,要請專業的醫生做詳細的檢查並擦拭醫師給予的口腔專用藥物,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健康。

水泡或潰瘍:除了鵝口瘡,媽媽還需要留意寶寶口腔內部是否有水泡或潰瘍問題,有可能是感染疾病所造成,例如感染腸病毒,這個時候最好立即帶寶寶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