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妙應對入園“不適應症”

從居家生活到上幼稚園, 對很多孩子來說是難過的一“關”。 這既是對孩子的考驗, 更是對父母的考驗。 如果父母方法得當, 孩子能順利度過適應期, 否則, 孩子對幼稚園的排斥情緒, 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所以, 應該針對孩子的入園“不適應症”, 進行有效的“防治”——

哭鬧

孩子乍一上幼稚園, 離開了長期熟悉的環境, 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分離焦慮, 絕大多數孩子還會哭鬧。 對此, 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 態度要堅決, 千萬別孩子哭你也哭, 要知道, 你哭會導致孩子變本加厲的哭;如果你不能果斷地離開孩子, 就等於把自己對幼稚園不放心的情緒傳染給了孩子。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只要父母能挺住, 孩子一兩個星期後基本上就不哭了。

但是, 如果孩子上幼稚園一個月以後還不習慣集體生活, 從早上起床或前一天晚上就對幼稚園表現出極大的畏懼, 到了教室門口往外跑、死活不進去, 或在園內拒絕吃飯, 父母就該及時和老師溝通, 仔細分析癥結所在, 是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會與人交往, 還是老師的態度不夠溫和……然後和老師配合, 對症下藥, 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 幫孩子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必要的話, 可先送孩子去半天, 待幾天後孩子從感情上接納了幼稚園, 再送全天。 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以後, 對幼稚園的心理恐懼自然會減輕。

生病

Advertisiment

像我女兒那樣初上幼稚園連續感冒、發燒, 厲害的引起氣管炎、肺炎的孩子不在少數, 在秋冬季節更為明顯。 這有幾方面的原因:孩子哭鬧, 著急上火, 在園內一天喝水較少;有的孩子總喜歡和小朋友比, 吃飯想爭第一, 吃得過量、積食, 稍一著涼, 引起發燒;父母給孩子穿得過多, 孩子在戶外活動時必然出汗, 被風一吹, 極易感冒;年齡偏小的孩子, 在園內一般不脫衣服蓋著被子午睡, 起來容易著涼。

對這類孩子, 父母每天應多給他們“灌水”, 早上起來先喝一杯再送孩子走;囑咐孩子白天渴了向老師要水喝或吃飯時多喝湯、稀粥;接孩子時務必帶一瓶水或綠豆湯, 晚上讓孩子把水喝足。 如果孩子食欲好, 父母要時常提醒老師控制他們的進食量,

Advertisiment
不要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 另外, 孩子火力壯, 穿衣服應比成人少一些, 加衣服要適度, 最好能備一個馬夾在幼稚園, 以便孩子穿脫方便、活動自如, 又能避免受寒。

吃飯

常常令老師和父母頭疼的一個問題, 是孩子吃飯難——慢、邊吃邊玩、挑食, 甚至不會吃飯。 一些孩子入園後一兩個月明顯消瘦, 有的體重降低很多。 經醫生診斷多由孩子不會咀嚼造成。 這些孩子在家裡都是得到了精心地呵護, 習慣了吃軟、爛、碎的飯菜, 失去了學習咀嚼的機會, 久而久之, 只能進食流質或接近流質的食物。 面對幼稚園的營養配餐, 他們有的因吃得太慢而吃得少;有的囫圇吞棗咽下, 造成消化不良, 或卡在喉嚨引起嘔吐。

對吃飯慢和邊吃邊玩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父母應限定孩子的吃飯時間, 讓孩子明白吃飯的時候不能三心二意。 開始時限定的時間可長一點, 隨後逐漸縮短, 直到半個小時為宜。 幼稚園不會給任何人開小灶, 如果孩子明顯挑食, 媽媽可千萬不能遷就, 在居家飲食上讓孩子吃的品種多一些, 尤其是孩子不喜歡吃的東西, “拓展”孩子的口味, 當然要注意烹調手藝。 對牙齒比較“軟”的寶寶, 媽媽可做一些鮮、脆可口的飯菜, 讓他嘗到自己嚼著吃比不用嚼的食物香, 孩子就有興趣使用自己的小牙了。

午睡

有相當一段時間, 午睡困擾著女兒, 儘管每天帶一件心愛的玩具放在小床上, 她仍舊入睡困難, 以致在床上折騰, 自己很難受, 也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

Advertisiment
據老師說, 班上午睡不好的孩子為數不少, 有的孩子甚至一分鐘也睡不著, 有的孩子還吃手、咬被子。

寶寶午睡困難與早上起床晚有直接關係。 調整好寶寶的作息時間, 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 對兩三歲的孩子, 最好讓他們晚上8:30上床、9點左右入睡;早上6:30起床, 中午12點多午睡就不會太困難。 如果晚睡晚起, 只能惡性循環, 在生理上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交往

女兒曾說不喜歡班上的路路, 因為他總搶她的玩具, 搶不過就動手打人, 女兒的身上有時會帶“傷”;而路路因為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 每天上幼稚園總是很不情願。

孩子在幼稚園和小朋友鬧了矛盾、受了委屈, 父母是找老師、園長告狀, 還是教給孩子自己解決爭端的辦法?顯然後者更為明智和有效。 當女兒想玩兒別人的玩具時,我鼓勵她和小朋友商量或拿自己的東西和人家換,對方不同意不能硬搶;如果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也要好好對人家說,比如“我過一會給你好嗎”、“你太小了,等大一點才能玩”,不能為此事爭吵。我囑咐女兒,面對動手打人的孩子,大聲制止他的行為,告訴他打人不對,如果再這樣,就對你不客氣,並告訴老師。慢慢地,孩子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人交往。

當女兒想玩兒別人的玩具時,我鼓勵她和小朋友商量或拿自己的東西和人家換,對方不同意不能硬搶;如果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也要好好對人家說,比如“我過一會給你好嗎”、“你太小了,等大一點才能玩”,不能為此事爭吵。我囑咐女兒,面對動手打人的孩子,大聲制止他的行為,告訴他打人不對,如果再這樣,就對你不客氣,並告訴老師。慢慢地,孩子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與人交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