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瞧孩子“亂”塗鴉?別因此鑄成大錯……

畫畫其實是每一個孩子都會走上的天然的、神奇的精神通道。 現在, 也許他還不能標準地握筆, 也許他還分不清楚深藍色、淺藍色, 甚至還不能獨立完成一個閉口的圓, 我們家米妹就處於這樣的一個階段。

但是, 在我們的理解和呵護之下, 那條神奇的通道, 會是一扇通向內心的窗, 讓孩子的心智飛速地發展, 更是他將來展翅高飛的羽翼。

我們為什麼希望孩子畫畫呢?一般家長的心思不外乎這幾項:

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 掌握繪畫的技巧。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別的孩子都能畫得像模像樣的,
Advertisiment
我家孩子也得會呀。 如果孩子畫得好, 那多有面子:“看, 我家寶寶畫的, 不錯吧?”“看孩子塗得多整齊, 畫得多像啊!” 孩子這麼愛畫, 我不能耽誤了他, 趕快給他報一個美術班, 好好培養。

但是你知道嗎, 也許正是這滿腔的期盼耽誤了孩子。

為什麼呢?

對孩子來說, 畫畫原本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像呼吸一樣不可或缺。 畫畫對於孩子從來都不僅是一項愛好, 更不是一種技能, 而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孩子在語言能力不成熟、詞彙比較貧乏的時候, 身體動作的發展卻相當快速, 當手的動作靈活到可以和眼睛互相配合之後, 一種新的表達方式——“繪畫”就產生了。


一歲一個月, 點戳, 嘗試用筆


一歲半, 畫出左右弧線軌跡


兩歲, 沉浸在畫圓的樂趣中

Advertisiment


兩歲半, 據說畫的是大象和火車

畫畫對孩子來說, 是他表達內心世界最直接的“語言”。 兒童的思維特點與成人的邏輯思維不同, 是以形象思維為主, 加上這個時候語言還很不完善, 因此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手眼協調能力達到的這個階段, 自發地通過繪畫來表達自我。
作為這樣一個天然的表達自我的出口, 自由自發的繪畫一旦被阻擋, 孩子的心理、智慧發展的腳步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

因此, 對待孩子的塗鴉, 重點是我們怎麼讀懂它, 破解塗鴉背後透露出來的心理狀態, 以及如何基於理解, 去給孩子成長的支持。

可以說, 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畫畫, 因為畫畫對於孩子就像是我們大人說話一樣的需求。

Advertisiment

想想看, 如果我們每天說話都要被打斷, 被要求按照演講或者劇本的固定樣式去說話, 我們是什麼感受?說話都不自由, 那得多憋屈呀!

所以, 如果孩子表現出對畫畫不喜歡和苦惱, 很有可能是成人的引導出了問題。 家長們的做法一定是出於愛, 卻很有可能對孩子來說是阻礙。 下面是一些生活中特別常見的錯誤做法。 面對孩子的塗鴉, 你有沒有不小心踏進一些誤區呢? 錯誤1 教孩子畫畫

媽媽主動教孩子:“寶寶你看, 蘋果是這樣畫的”, “大象怎麼能沒有長長的鼻子呢”……

孩子畫人的時候, 只畫了大大的頭和細細的腳, 卻沒有畫手, 大人就會好心地提醒:“這個小人怎麼沒手啊, 像這樣畫上去, 誒, 這樣他就有手了。 ”

其實, 兒童畫的畫反映他的認知過程。

Advertisiment
比如, 在三歲半左右, 孩子畫人只畫頭和兩個腿, 不畫手, 這是因為頭是他最先關注的部分。

孩子好不容易從自己的認識中獲得了概念, 然後通過繪畫成功表達出來了, 大人卻說:“寶寶, 你怎麼沒畫手/腳呢?”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否定, 對他的成長就是一種傷害。

也許孩子畫得不像, 但這個過程裡他的認知能力、運動能力、想像能力、觀察能力、感受力、表現力, 包括語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而在我們教他畫時, 孩子就失去了自己鮮活的思考力和表現力。 錯誤2 干涉或糾正孩子 “樹幹要塗成棕色啊, 樹葉是綠色的。 ”“河水怎麼會是粉色的?”當你糾正孩子, 讓他畫出符合成人邏輯的圖畫時, 孩子除了挫敗感什麼都沒有得到。
Advertisiment

媽媽說“寶寶, 你畫一個, 畫朵小花”, 寶寶這時搖頭按著你的手說:“寶寶不會, 媽媽畫, 媽媽畫。 ”在孩子心裡的潛意識語言是:“媽媽畫得太好了, 我學不會, 我畫不成這樣子, 我不行。 ” 千萬不能以大人觀念中的標準來評判和教導孩子, 這根本就不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從繪畫的水準上來看, 大人往往也是不及兒童的。
因為好的作品是生動的, 有感染力的, 是流暢而真實的表達。 哪怕只是一團線, 只要是自發的, 其中流淌的是孩子發展著的生命力。 就算你是畫家, 你畫得再好, 那也是你的表達, 不是孩子的。 孩子的成長是家長沒法替代的。 錯誤3 熱衷填色畫 在大人畫好的輪廓裡, 或者列印出來的圖形裡, 讓孩子塗上顏色, 花花綠綠色彩斑斕的,如果孩子塗得整齊不出格,大人就會滿意地說:“嗯,塗得真好,寶寶真棒!” 但是,填色畫不但對孩子的繪畫能力沒有任何的好處,還會磨滅他通過繪畫感受生活和情感的熱情,並且影響他日後對色彩的運用能力。
這些填色畫原本就不是孩子的作品,在上面填色不過是一種形式化的工作,不能表達任何想法。如果是想練習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完全可以帶孩子玩一些穿鈕扣、折紙、剪紙這樣的活動。填色畫,弊大於利。 錯誤4 怕髒 許多孩子過於謹慎、拘束,無法發展自我,根源是不能像一個孩子一樣生活,沙子、水、顏料、大自然,這些都是滋養孩子心靈的土壤。
然而,太多家長怕弄髒衣服,不讓接觸這些材料,不讓孩子自由地畫畫。當孩子投入地畫畫時,他內心的秩序在建立,情感在梳理和療愈,這個自然天成的心理成長過程,比維持表面的整潔可重要多了。 錯誤5 過度解讀,妄下結論
現在的爸爸媽媽們都很愛學習,只要對孩子好,各種流派各種方法都願意學,這是非常好的趨勢。不過在學得不深入時,會很容易憑表面來下判斷,和自己的孩子對號入座。
比如,有媽媽問我說:“老師,我的孩子使用黑色畫畫,是不是最近太壓抑了?”“他怎麼畫這種張牙舞爪的東西,是不是攻擊性太強了?”“他用灰色畫樓房,畫的樹上面還不長葉子,是不是自閉/抑鬱啊?”
親愛的,放輕鬆。單憑一幅畫來判斷一個孩子非常不客觀的。繪畫解讀是需要專業素養的,要根據孩子所選畫材、筆觸、色彩、構圖、內容、關係、繪畫時的狀態、對作品的解釋以及他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年齡等等因素綜合判斷,而且判斷的也只是他在那一時那一刻的狀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有權力給他定性。我們需要做的是保有一顆謙虛、平等、真誠的心,去仔細體察這個由我們帶來卻不屬於我們的生命,陪他長大,讓他成為他自己,也讓我們自身更為豐富。

這,不就是我們養育一個孩子的意義嗎?

花花綠綠色彩斑斕的,如果孩子塗得整齊不出格,大人就會滿意地說:“嗯,塗得真好,寶寶真棒!” 但是,填色畫不但對孩子的繪畫能力沒有任何的好處,還會磨滅他通過繪畫感受生活和情感的熱情,並且影響他日後對色彩的運用能力。
這些填色畫原本就不是孩子的作品,在上面填色不過是一種形式化的工作,不能表達任何想法。如果是想練習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完全可以帶孩子玩一些穿鈕扣、折紙、剪紙這樣的活動。填色畫,弊大於利。 錯誤4 怕髒 許多孩子過於謹慎、拘束,無法發展自我,根源是不能像一個孩子一樣生活,沙子、水、顏料、大自然,這些都是滋養孩子心靈的土壤。
然而,太多家長怕弄髒衣服,不讓接觸這些材料,不讓孩子自由地畫畫。當孩子投入地畫畫時,他內心的秩序在建立,情感在梳理和療愈,這個自然天成的心理成長過程,比維持表面的整潔可重要多了。 錯誤5 過度解讀,妄下結論
現在的爸爸媽媽們都很愛學習,只要對孩子好,各種流派各種方法都願意學,這是非常好的趨勢。不過在學得不深入時,會很容易憑表面來下判斷,和自己的孩子對號入座。
比如,有媽媽問我說:“老師,我的孩子使用黑色畫畫,是不是最近太壓抑了?”“他怎麼畫這種張牙舞爪的東西,是不是攻擊性太強了?”“他用灰色畫樓房,畫的樹上面還不長葉子,是不是自閉/抑鬱啊?”
親愛的,放輕鬆。單憑一幅畫來判斷一個孩子非常不客觀的。繪畫解讀是需要專業素養的,要根據孩子所選畫材、筆觸、色彩、構圖、內容、關係、繪畫時的狀態、對作品的解釋以及他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年齡等等因素綜合判斷,而且判斷的也只是他在那一時那一刻的狀態。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有權力給他定性。我們需要做的是保有一顆謙虛、平等、真誠的心,去仔細體察這個由我們帶來卻不屬於我們的生命,陪他長大,讓他成為他自己,也讓我們自身更為豐富。

這,不就是我們養育一個孩子的意義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