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心童話背後隱藏的芒刺

經典童話引起的噩夢

前些日子, 妞妞媽向我講述了她與3歲的寶貝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有一天, 妞妞媽正繪聲繪色給妞妞講《白雪公主》, 講著講著, 妞妞的小臉就變了。 媽咪好幾次試圖停下來, 但是一向愛聽故事的妞妞還是死纏著媽咪講完了整個故事。 令媽咪十分不安的是, 聽完故事之後, 妞妞連著幾個晚上噩夢連連, 即便睡夢中還在時不時用含混的語言喊叫著:“不要吃毒藥!不要砍頭!”白天玩著玩著, 小傢伙也會突然冒出一句類似的話:“媽咪, 你會給我吃毒藥嗎?”很顯然, 小傢伙被童話故事裡那些充滿暴力的鏡頭嚇壞了。

Advertisiment

看到女兒如此恐懼, 媽咪也嚇壞了, 直後悔自己沒有經過檢疫就把故事原封不動地搬了出來。 妞妞媽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經典的童話會給寶貝帶來如此的傷害, 也因此深感困惑, 這些經典的童話還能給寶貝讀嗎?

經典童話隱含的芒刺

的確, 正如妞妞媽提到的, 在那些經典的西方童話裡, 暴力並不少見。 不僅僅暴力, 很多童話故事還充斥著彼此欺騙、過於貪婪、睚眥必報、投機取巧、依賴一些有著魔力的物品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等內容。 作者如此講述故事自然有他的用意, 本無可厚非, 但是對於幼小的孩童來說, 在他還分不清想像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之間的差別, 是非觀念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這些描述則有可能成為一種精神芒刺, 刺傷寶貝脆弱的心靈。 因此, 原封不動地給予寶貝這些, 經典童話故事也可能會給他帶來傷害。

避免寶貝受經典所傷的策略

雖然那些經典的童話故事裡確實有著精神芒刺, 可能會對年幼的寶貝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但是經典終究還是經典, 我們也沒有必要刻意去回避。 比如安徒生童話那種詩意的美, 那種令人稱奇的幽默方式, 都是非常難得的。 我們這代人小時候也讀過安徒生和格林, 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崇尚暴力, 或者受了影響, 成為精神上的次品。 畢竟, 父母、老師平時的教育還是會更多地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讓我們逐漸變得能明辨是非, 分清善惡。 只要我們注意給予寶貝的方式,

Advertisiment
經典就能發揮經典的作用, 為寶貝提供豐盛的精神大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我們也不可能給寶貝一個真空一樣的純粹世界。 讓他懂得這個世界有善惡是非之分, 對他將來的成長還是有益的。 如果我們過分保護寶貝, 為了害怕他受傷就放棄給予他瞭解真實世界的權利, 那反倒可能會害了他。 一個突然呈現在他面前的“非”與“惡”的事件也許就足以擊碎他所有的夢想, 讓他面對眼前的世界不知所措。

因此, 要避免寶貝受經典所傷, 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經典可以有選擇地讀

在寶貝是非觀和分辨力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 我們可以有選擇地給寶貝讀一些經典童話裡精彩的的片段。

Advertisiment
比如《海的女兒》裡面那些場景描述的段落非常優美, 在臨睡前讀給寶貝聽, 可以用來催眠, 同時這些內容也有助於寶貝瞭解海底那個神秘的世界, 調動他對自己不熟悉的世界的好奇心, 為他以後更好地探索埋下伏筆。

2、要帶著批判色彩讀

有位媽咪給她3歲的兒子講《漁夫與金魚》的故事, 當講到老太婆要把漁夫趕到海裡去捕魚的時候, 小傢伙居然來了一句:“老太婆真壞, 如果我是漁夫, 我就不聽老太婆的話。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寶貝雖然小, 但是他還是可以根據他平時的生活經驗做出判斷, 評判性地去感受童話故事的。 因此, 在寶貝語言能力發展起來, 逐漸開始有了一些是非觀念, 對想像與現實的世界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之後,

Advertisiment
只要寶貝樂意, 我們就可以完整地給他讀這些童話故事了。 如果擔心寶貝受到不良影響, 讀完一個童話故事之後, 我們還可以適時地加入一些討論的內容, 或者不失時機地發表一些自己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這些評價都不用過於刻意, 因為, 父母看似十分隨意的一句話, 寶貝都會十分在意的。 只要他在意, 他就會因此受到影響, 學會分辨是非與善惡了。 如此, 我們就可以避開經典童話的芒刺, 幫助寶貝更好地成長了。

3、等待寶貝具有足夠的承受力之後讀

為了防止經典帶給寶貝傷害, 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讓他瞭解這些童話故事完整內容的時間。 當然這個時間不能片面的根據年齡來區分, 而要根據寶貝的理解力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程度來區分。 當我們確信他已經有了是非觀念,已經明白一些生存的規則,知道區分善惡,我們就可以嘗試給予他了。

(以上內容為《媽咪寶貝》授權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當我們確信他已經有了是非觀念,已經明白一些生存的規則,知道區分善惡,我們就可以嘗試給予他了。

(以上內容為《媽咪寶貝》授權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不聽話背後的原因?

    父母的錯誤示範,是造成孩子負面行為的原因。例如,媽媽常一邊忙著做家事,一邊聽孩子說話。無形中,孩子學會這種“不用專心聽別人說話”的模式,下次他就一邊玩玩具,一邊聽別人說話。身教是請他等自己做完事情後...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