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奶瓶也會“吃”出腹瀉

2個月大的小光洋平時乖得很, 可近來可煩透了媽媽:一天拉十幾次大便, 每次拉的不多。 到後來, 每次拉完後還哇哇大哭起來。 媽媽告訴醫生, 在夏天, 孩子改用奶瓶吃奶, 吃的量比往常還要多, 而且晚上睡覺也沒有受涼。

醫生診斷, 小光洋是患了感染性腹瀉。 據歷年的資料顯示, 夏季兒童腹瀉的發病數從六月中、下旬開始攀升, 且以感染性腹瀉居多。

2月大嬰兒最易腹瀉

2~3個月的嬰兒尤易在夏季得感染性腹瀉。 一是因為夏季溫度極適宜致病菌的生長繁殖。 如小光洋得病可能就是因為奶瓶, 因為奶瓶容易污染,

Advertisiment
不易清洗消毒, 特別是橡膠乳☆禁☆頭, 很容易污染病菌, 導致小兒腹瀉。

有資料顯示, 在20℃~30℃條件下, 病菌在米飯、豬肉、西瓜等食品中8小時可增1萬~2萬倍;在黃瓜、蘿蔔等中也可增長20~200倍, 一旦誤食被污染的食品便可發病;其次, 這時期的嬰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 局部抗感染能力差, 加上兒童生長發育迅速, 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 胃腸道的負擔較重, 消化功能經常處於緊張狀態, 因此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患上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

判別孩子是否得了感染性腹瀉, 最明顯的特徵是患兒拉大便次數多, 但量小, 有時候甚至有濃血便;嚴重的甚至會有嘔吐、脫肛的現象出現。

別自行用止瀉藥

一旦孩子出現感染性腹瀉, 父母千萬不能給患兒服用止瀉藥。

Advertisiment
服用止瀉藥不僅不能治癒某些腹瀉, 相反, 對小嬰兒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顧名思義, 止瀉藥是讓腹瀉停止, 卻讓病毒排不出來, 若長期留在患兒體內, 會造成中毒。

另外, 不少父母還讓患兒只吃白粥。 殊不知, 患兒腹瀉期間禁食、饑餓狀態反而會增加腸蠕動而使腹瀉加重, 部分患兒會發生營養不良或生長停滯。 因此, 即使孩子患病了, 也不應該簡單禁食。 要鼓勵孩子進食, 脫脂奶、酸牛奶等都是較好的選擇。 對小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或稀釋牛奶餵養2~3天, 隨後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