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先天性白內障怎麼辦

11歲的小宇近日接受了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 術後的他不禁感歎, 原來之前看到的都是“模糊”的世界, 平時都像是隔著“毛玻璃”看書, 現在終於看得很清楚了! 

6年前的一次幼稚園體檢中, 小宇查出左眼異常, 送往醫院治療, 發現患眼已被混濁的晶體遮擋了三分之一, 確診為先天性白內障。 當時醫院考慮到小宇年齡偏小, 建議進行藥物保守治療。 但保守治療效果不好, 小宇視力下降很厲害, 學習成績也大受影響, 父母這才開始重視。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裡, 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白內障, 從沒想到小孩子也會得這種眼病。

Advertisiment
小兒先天性白內障是導致兒童弱視和失明的常見眼病。 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孩子多在出生後一年之內, 晶狀體發生部分或全部混濁。 先天性白內障治療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 搶救視功能。 但是, 先天性白內障患兒由於歲數較小, 不能自訴症狀, 尤其單眼者。 若家長平常馬虎, 不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忽視孩子的眼睛健康, 極有可能會貽誤病情, 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使視功能發育受到抑制, 造成孩子的終身殘疾。  

多注意, 早發現 

孩子小, 不會說不會配合檢查, 家長要注意六個要點。  

1.注意觀察孩子一舉一動 

在正常情況下, 嬰兒滿月時, 能看見眼前晃動的手、奶瓶、玩具, 看見東西的時候會眨眼;3個月的嬰兒應當知道用手取物,

Advertisiment
當你抱著他時, 會感覺到他在注視著你的臉, 拿玩具放在他眼前移動時, 眼睛或頭有跟隨運動, 隨後眼睛會對物體注視短時間;1歲以內的嬰兒雖然視力發育未成熟, 但可主動撿起身邊玩具或拿取食物。 有先天性白內障者, 這些能力會明顯減退。  

2. 注意孩子眼球運動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眼球會不自主抖動(與通常的眨眼或擠眼不同), 這種不自主地轉動眼球是一種病態, 是孩子無法克制的, 醫學上稱為“眼球震顫”, 提示孩子視力極為低下。 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 應立即去醫院作眼部全面檢查, 積極查找原因。  

3.注意患兒視物時, 有無頭位的偏斜 

當患兒一隻眼視力不好或看不見東西時,

Advertisiment
為了看清物體, 他就力圖通過頭的位置變動而換用好眼視物, 這時頭部往往向視力好的一側偏斜而出現“歪頭”視物的表現。  

4. 注意孩子瞳孔區變化 

正常發育的嬰兒, 兩隻眼球大小應基本一致, 角膜(黑眼珠)透明, 用手電筒光線照射瞳孔可見瞳孔明顯舒縮反應, 晶狀體透明。 如發現患兒瞳孔區變白或灰暗、無光澤, 須儘快到醫院檢查。 就白內障的類型而言, 前極性白內障和核性白內障比較容易發現, 而後極性白內障卻比較隱匿, 非專科詳細檢查不易檢出。  

5.注意孩子的眼球位置 

先天性白內障患兒由於雙眼視力低下或雙眼視力不平衡, 阻礙了正常融合機制的形成, 可形成眼位偏斜即斜視。 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其他眼部發育不良,

Advertisiment
儘早到醫院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治。  

6.早期篩查 

先天性白內障不紅、不痛、不癢, 只是影響視力。 很多家長遲至孩子見光沒反應或孩子年齡較大時才發現, 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因此, 建議孩子出生後應在1個月內做新生兒眼疾篩查, 滿月至出生3個月內需要做眼部常規檢查。  

手術後要儘早配鏡矯正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手術過了, 視力就會一天天好起來了。 其實, 手術治療對於先天性白內障來說不是治療的終結, 相反才是剛開始! 

晶狀體是眼內屈光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光線進入眼內要經過晶狀體的屈折、聚焦才能在視網膜上顯示出清晰的物像。 先天性白內障的孩子白內障摘除以後, 眼睛好像成了一架沒有鏡頭的照相機,

Advertisiment
光線沒有晶狀體(鏡頭)的屈折和聚焦是不能投射到視網膜上成像的。 所以, 沒有晶狀體的支持, 孩子是處於遠視狀態的, 這樣的眼睛雖然重見了光明, 視力有所提高, 但也只能辨別較大物體的輪廓, 還不能看書、寫字, 更不能從事精細工作。  

術後無晶狀體眼的矯正及弱視訓練, 與手術本身同樣重要, 是保持遠期視力、重建視功能的關鍵因素, 特別是對單眼的患兒。 但這一點常被大多數家長所忽視。 臨床經常遇見一些患兒在數年前接受了白內障手術, 但從未進行過任何矯正及訓練, 還有的不能定期檢查, 沒有及時更換眼鏡, 或是輕信非專業的弱視治療機構, 導致不可逆的弱視, 這樣等於白做了手術。 一般孩子在術後1周就應該驗光配鏡,3個月再驗光一次,若屈光度數有變化,需要重新配鏡。術後半年的孩子可每隔半年驗光一次,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改為一年驗光一次。總之,戴小眼鏡和弱視訓練需要每天堅持,一直到患兒7~8歲眼球發育成熟為止。家長一定要明白弱視訓練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完成這一漫長的綜合治療過程,只有這樣孩子才可能與正常孩子一樣享受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 

一般孩子在術後1周就應該驗光配鏡,3個月再驗光一次,若屈光度數有變化,需要重新配鏡。術後半年的孩子可每隔半年驗光一次,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改為一年驗光一次。總之,戴小眼鏡和弱視訓練需要每天堅持,一直到患兒7~8歲眼球發育成熟為止。家長一定要明白弱視訓練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完成這一漫長的綜合治療過程,只有這樣孩子才可能與正常孩子一樣享受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