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黃疸是什麼 媽媽必知的寶寶黃疸常識

小兒黃疸是什麼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出現的黃疸, 稱之為小兒黃疸, 主要症狀為皮膚、黏膜、鞏膜發黃, 寶寶食欲不振、不安躁動, 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 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 膽紅素代謝異常, 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 具體又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小兒黃疸主要是下面三個原因導致

1、膽紅素生成多

(1)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

Advertisiment
紅細胞代償性增多, 但壽命短, 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 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

(2)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 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攝取膽紅素能力差:肝細胞內Y、Z蛋白含量不足, 使肝對膽紅素攝取不足。

(2)肝結合膽紅素功能差: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 形成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膽紅素功能差:排泄結合膽紅素的功能差, 易致膽汁淤積。

3、腸-肝迴圈特點:新生兒剛出生時腸道內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不能將進入腸道的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糞膽原)。

由於上述特點, 新生兒攝取、結合、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不及成人, 且膽紅素產生多而排泄少,

Advertisiment
所以很容易出現黃疸。 尤其寶寶在缺氧、胎糞排出延遲、餵養延遲、嘔吐、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情況時, 會加重黃疸。

小兒黃疸診斷檢查

正常新生兒臍血膽紅素最高約51。 3μmol/L(3mg/dl), 在生後4天左右達高峰, 一般不超過171~205μmol/L(10~12mg/dl), 早產兒不超過256。 5μmol/L(15mg/dl), 以後逐漸恢復。 凡登白試驗呈間接反應。 尿中膽紅素陰性, 糞內膽色素增多。

小兒黃疸該如何治療

一般來說,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 但如果需要, 新生兒黃疸治療有以下三種方法:

1、光照療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螢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 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 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Advertisiment

2、換血療法

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準仍持續升高, 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3、其他療法

還可以採取其他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 比如, 確保寶寶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 這樣就能多排便。 如果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 一定要請教醫生, 以確保媽媽選擇了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參考網站:太平洋親子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