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高熱驚厥反復發作,中醫怎樣治療?

高熱驚厥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 據統計, 3%~4%的兒童至少發作過一次。 小兒驚厥的發生是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 刺激的分析鑒別能力差, 弱的刺激導致大腦運動神經元異常放, 從而引起驚厥。

高熱驚厥屬於中醫的“急驚風”範疇。 中醫認為, 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是由於感受外邪, 入裡化熱, 熱極生風所致。 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採用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的原則。 在驚厥發作之時, 急予針刺人中、湧泉等穴位, 以儘快控制抽搐, 然後再行中藥治療。

小兒高熱驚厥發作之時, 熱勢較高, 四肢抽搐, 兩目直視。 大約持續3-5分鐘後一般能夠緩解。

Advertisiment
抽搐緩解後, 患兒發熱仍很高, 這時如不積極退熱, 可能還會再次發生驚厥。 在這種情況下, 中醫治療應採用清熱解毒, 平肝熄風的方法。 中藥可選用羚羊角、生石膏、鉤藤、菊花、生地、桑葉、寒水石、黃芩、郁金等。 也可以選用牛黃鎮驚丸、救急散、小兒牛黃散等中成藥。 還可以用羚羊角粉沖服。

小兒高熱驚厥緩解後, 發熱漸退, 病情平穩之後, 中醫應根據患兒所患疾病, 臨床主要證候特點, 進行辨證治療。 如果是因為一般感染性疾病導致的驚厥, 中藥治療應側重清熱解毒。 如果是某種傳染病導致的驚厥, 中藥應針對不同的傳染病進行治療。 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 中藥應加用平肝熄風之品, 如鉤藤、生牡蠣、僵蠶、地龍、全蠍、蟬蛻等,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使肝風平熄, 陰陽平衡, 避免驚厥再度發作。

有的孩子高熱驚厥反復發作, 這是因為驚厥緩解後臟腑功能沒有得到調理, 或者餘邪仍然存在。 因此, 提醒家長們注意, 孩子高熱驚厥以後應該用中藥進一步調理, 以防驚厥反復發作。

小兒高熱驚厥反復發作怎麼辦最好的辦法是在驚厥緩解後應用中藥進行善後調理。

中醫認為, 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生是因為熱邪亢盛, 引動肝風所致。 因此, 在熱退風止, 驚厥緩解後, 中醫應採用鎮靜、熄風等方法進一步治療, 使肝火得清, 肝風得熄, 臟腑功能恢復正常, 這樣就不至於再發驚厥。

中醫對驚厥後的調理應針對不同患兒的體質特點, 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熱驚厥,

Advertisiment
採用不同的調理方法。 一般比較常用的鎮靜熄風藥有:鉤藤、蟬蛻、珍珠母、生牡蠣、僵蠶、地龍、防風、白芍、炒棗仁等。 另外, 小兒熱病後多會傷陰, 應酌情滋補陰液。 常用滋陰藥有:生地、沙參、麥冬、天門冬、天花粉等。

下面介紹幾個兒科名老中醫治療小兒高熱驚厥反復發作的驗方, 以供參考。

(1)防驚湯:由蟬衣、鉤藤、梔子、炒棗仁、杭白芍、青黛、防風、黃連、珍珠母、甘草組成。 水煎服, 可每日或隔日服藥1次, 連服4周。 有防止驚厥再發的作用。

(2)清宮粉:由廣郁金、生山梔、寒水石、黃芩、黃連、玳瑁、琥珀、朱砂、冰片組成。 共研細末, 根據不同年齡確定服藥劑量。 本方有進一步清除餘熱, 鎮驚熄風作用。

(3)清熱散:由朱砂、琥珀、鉤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甘草組成。 共研細末,

Advertisiment
根據不同年齡確定服藥劑量。 本方有鎮驚熄風作用。

針灸治療小兒高熱驚厥

人們都有這樣的常識, 小兒高熱驚厥發作的時候, 按壓或針刺人中穴可以緩解驚厥。 那麼, 應該怎樣準確地針刺人中穴呢?如果針刺人中穴驚厥仍不緩解又該怎麼辦呢?

人中穴位於鼻唇溝的上1/3與下2/3交界處, 針刺時應由下向上斜刺, 一般進針不要太深, 進針後可用撚轉或提插等稍強的刺激手法, 一般刺激2~3分鐘。 如針刺人中穴後抽搐未見緩解, 可同時針刺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足掌心前1/3與後2/3交界處, 針刺時最好採用直刺, 進針後可用撚轉或提插等強刺激手法。

經針刺小兒抽搐緩解後, 應用針灸進行退熱治療, 針灸治療小兒高熱亦有很好的效果。

Advertisiment
針刺退熱一般常用穴位有風池、大椎、曲池、合穀等。 這些穴位一般均採用直刺手法。 如果發熱較高, 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靜脈處放血, 方法是用三棱針點刺, 放血4~5滴即可, 這種方法退熱比較迅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