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的推拿方法

小兒腹瀉的推拿方法

1.補脾土:脾土穴位於大拇指橈側邊。 醫者用拇指橈側緣沿患兒的左拇指橈側緣從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補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橈側緣。 醫者以右手拇指橈側緣沿患兒的左食指橈側邊從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3.清小腸:小腸穴位于小指尺側邊。 醫者以右手拇指橈側緣沿患兒的左小指尺側邊從指根推向指尖100~200次。

4.順運內八卦:內八卦位於掌心內勞宮穴周圍。 醫者以左手扶住患兒左手, 用其拇指前端遮蓋住患兒中指指根處, 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兒的內勞宮穴周圍作順時針方向運轉50次左右。

Advertisiment

5.摩腹:腹位於肚臍周圍。 醫者用掌面作逆時針方向摩腹100~200次。

6.按揉中脘:中脘穴位於劍突下至肚臍的中間處。 醫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7.分推腹陰陽:該穴位于兩側季肋緣處。 醫者以兩手拇指自劍突下沿兩側季肋緣分推10~20次。

8.按揉足三裡:該穴位於膝下3寸脛骨外側緣約一橫指處。 醫者以拇指分別在兩側足三裡穴上各按揉30~50次。

9.推箕門:箕門穴在股內側, 自膝上至腹股溝成一直線。 醫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膝向上直推50~100次, 只推左側適於水瀉嚴重者。

10.推上七節骨:七節骨穴位於第二腰椎至尾骨間的中間區。 醫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尾骨向上直推100~150次。

11.揉龜尾:龜尾位於尾骨遠端。 醫者以中指指端按揉30~50次。

以上治療中患兒可正常進食,

Advertisiment
也可停用藥物。 每日推拿1~2次, 可根據病情增加穴位。 如嘔吐者可下推天柱骨穴(醫者右手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推頸椎正中區), 有熱者可清天河水(醫者用右手食中指指面自患兒腕部正中直推向肘部), 也可加“捏脊”保健穴, 該穴位於第7頸椎到第5腰椎正中線兩旁旁開1.5寸處。 醫者以雙手拇指食指相對而捏自下向上捏3~5遍。

相關用戶問答